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第7期文章
  • 浅谈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可将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小于10μm的粉体.......

    作者:关天增;雷敬卫;郑艳丽 刊期: 2002- 07

  • 当前我国中药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

    在现代药学研究体系中,中药研究依然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现有传统中药的研究基于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因而有其独到之处,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特色的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投入,中药研究领域在阐明药效、药物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通过对NSFC近6年所资助的中药研究项目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当前我国中药基础研究的重......

    作者:刘屏;吴镭 刊期: 2002- 07

  • 中药材GAP实施的复杂系统论-- 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中药材GAP实施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中药材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经营系统组成[1].每个系统中要素众多,关系纵横交错,从中药材生物学系统来看,种质资源的选择极为重要.它是中药生产的源头,种质的优劣对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作用.而目前我国药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品种混乱、质量低劣、生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GAP的实施和临床医药的应用.为此,本文试对中药材种质资源现状、问题做一分析,并提出中药材种质资......

    作者:黄璐琦;崔光红;陈美兰;冯成强;杨滨;王永炎;戴汝为 刊期: 2002- 07

  • 关于实现中药饮片生产规范化相关问题的建议

    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GAP)的前提下,实现中药饮片生产规范化(GMP)、中药饮片质量的可控化在中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迅速整顿中药饮片生产及流通市场,增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投资力度,尽快按GMP要求建立中药饮片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高水平的饮片质量标准.同时应加快中药饮片生产机械的新产品研制,加强传统饮片炮制工艺革新及饮片新品种的研制.......

    作者:肖永庆;原思通;王永炎 刊期: 2002- 07

  • 我国植物药(中药)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目的:为我国植物药(中药)研究与全球性植物药研发相适应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作者的工作体会,归纳、分析当前我国植物药(中药)研究中存在的诸如资源、质量、活性成分等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和结论:面对全球性植物药研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契机,我国植物药(中药)顺利走向世界必须解决现存的几个主要问题.......

    作者:刘建勋;丛伟红 刊期: 2002- 07

  • 服过量山豆根煎剂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62岁,2001年3月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7.7℃,恶风寒,头痛身痛,咽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中医诊断:感冒(外感风热),治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作者:林雪 刊期: 2002- 07

  • 静滴参麦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2例

    参麦注射液是由古方生脉散衍变而来,临床常用于辅助肿瘤化疗,确有抑制肿瘤、化疗增效和减毒作用.现将应用过程中发生的2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燕;林雁;曹景涛 刊期: 2002- 07

  • 半夏种块茎的防烂技术

    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在生产中种块茎栽种后烂种现象严重,高达40%以上,它制约了生产的正常发展,为了解决烂种这一问题,我们于1996~1998年连续3年开展了半夏种块茎防烂技术研究,采用多菌灵不同浓度、不同处理间梯度对半夏种块茎进行了预处理,旨在减少烂种发生或不烂种,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肖杰易;宋廷杰;吴忠宝;胡周强;蒲盛才;李品明 刊期: 2002- 07

  • 桨法测定麻杏石甘滴丸的体外溶出度

    麻杏石甘滴丸系我院在研新药,由汤剂改型而得,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功能,主治外感风邪、咳喘气急等症,尤其对支气管炎、百日咳、小儿肺炎有特效.......

    作者:何群;罗杰英;易军如;宋云飞 刊期: 2002- 07

  • 中草药在德国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中医药的发展与成就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积极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其抢占市场的势头十分强劲.特别是近年来,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相对增快,笔者1998年7月至1999年8月在德国工作、学习期间观察了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情况,也参与一些中医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现仅就中草药在德国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应有的对策作初步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发渭 刊期: 2002-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