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藏药印度獐芽菜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体外活性研究
采用各种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印度獐芽菜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15个化合物,包括8个(咄)酮,2个三萜,1个裂环烯醚萜,1个香豆素和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为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咄)酮(1)、l-羟基-3,7,8-三甲氧基(咄)酮(2)、1,8-二羟基-3,5,7-三甲氧基(咄)酮(3)、1-羟基-3,5,7,8-四甲氧基(咄)酮(4)、1,......
作者:尤蓉蓉;陈雪晴;何丹丹;黄长高;金阳;钱士辉;鞠建明;范君婷 刊期: 2017- 19
-
芦荟中1个具有抗菌活性的多取代基萘类新化合物
对库拉索芦荟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库拉索芦荟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多取代基萘类化合物,该化合物鉴定为3-羟基-1-(1,7-二羟基-3,6-二甲氧基萘-2-基)-1-丙酮(1).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MIC90为(48±4)mg·L-1,小于左氧氟沙星的MIC90(58±5)mg·L......
作者:孔维松;李晶;刘欣;米其利;陈建华;李雪梅;杨光宇;胡秋芬;李涛;杨叶昆 刊期: 2017- 19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测定白茅根中16种真菌毒素
该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白茅根中16种真菌毒素的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白茅根以1%乙酸-乙腈超声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用甲醇和含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AgilentEclipsePlusC18色谱柱,优化选择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
作者:范妙璇;董娇娇;王京辉;郭洪祝;陈有根;傅欣彤 刊期: 2017- 19
-
甘草色泽与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为探讨甘草色泽与其质量评价的相关性,该研究以精密色差仪和视觉分析仪测定甘草根皮和断面颜色,以HPLC测定甘草药材中6种黄酮类和2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采用偏小二乘回归法对两类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和栽培甘草根皮颜色不存在显著差异,断面颜色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野生甘草的甘草苷、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与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栽培甘草;相关性结果表......
作者:马婷婷;龚慕辛;王智民;贺蕊;吴莎;张村;李静;李朝霞;陆允;许永崧 刊期: 2017- 19
-
分布于西藏地区的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鼠尾草属Salvia是唇形科中大的一属,全世界约有1000余种.我国鼠尾草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西南为多.该属植物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和酚性类化合物等.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西藏地区鼠尾草属植物,该文将对分布于西藏地区鼠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
作者:符佳;杨龙飞;梁峻铭;徐玲;赵刚;付强 刊期: 2017- 19
-
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多刺绿绒蒿是罂粟科绿绒蒿属的一种高山植物,局限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域.多刺绿绒蒿既是一种珍稀高山花卉,又是一种藏族传统习用药材,为40余种藏药复方所收录,其具有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用于骨折、跌打损伤、胸背疼痛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多刺绿绒蒿含有生物碱、黄酮、萜类等成分,初步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一定抗肿瘤、抗病毒、心肌保护等功效.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对多刺绿绒蒿的研究还面临不少挑战.该文对多刺绿绒......
作者:赵凤;张和新歌;白睿峰;杜冰瞾;高小力;屠鹏飞;柴兴云 刊期: 2017- 19
-
中草药治疗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新研究进展
哮喘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常常导致气促、胸闷、咳嗽以及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往往出现气流阻塞,影响人体健康.中草药(CHM)用于治疗哮喘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大量研究表明中草药能有效的调节细胞免疫反应减缓哮喘症状.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中草药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包括炎症细胞数量、树突状细胞成熟、辅助性T细胞亚型之间的平衡、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及胞内信号通路,并展望......
作者:周方方;徐朝霞;阿地拉·艾皮热;李金耀 刊期: 2017- 19
-
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损伤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脊......
作者:李秋月;许海玉;杨洪军 刊期: 2017- 19
-
口腔膜剂的研发与评价
口腔膜剂(oralfilms)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制剂,轻便、工艺简单、顺应性好等特点使其近年来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口腔膜剂也逐步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开发.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口腔膜剂的申报和批准情况,从基本概念、处方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口腔膜剂的研发现状进行分析,关注了口腔膜剂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和开发前景.结合药品监管法规的具体要求,对相关技术评价的关注点提出建议,为口腔速溶膜剂的开发和评价提供......
作者:任连杰;刘涓;马骏威;闫佳辰;尹莉芳 刊期: 2017- 19
-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抗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
该文综述了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炎、抗痛风方面的研究进展.葛根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炎性因子、信号通路等方式起到抗炎作用;同时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达到抗痛风作用.虽然与临床使用的别嘌醇相比,其体内降尿酸水平活性较低,但葛根素能增强机体总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且抗炎作用较强,因此预测,以葛根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修饰或改造以期寻找活性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痛......
作者:邢志华;马誉畅;李新萍;张冰;张梦迪;万升敏;杨鑫;杨天凤;姜婧雯;包然 刊期: 2017- 19
动态资讯
- 1 川木通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与相近中药的鉴别
- 2 药物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研究(Ⅰ)——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3 益肾活血方对家兔血瘀模型纤溶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 4 平肝熄风复方颗粒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研究
- 5 镇脑宁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效益学分析
- 6 浙江雪胆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7 凉血化瘀方拮抗内质网应激引起的L02肝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研究
- 8 基于自噬途径探讨半枝莲总黄酮抑制肿瘤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机制研究
- 9 从我院制剂生产用饮片的质量看市场存在的问题
- 10 大鼠肠道菌群对羊耳菊提取物的代谢作用研究
- 11 生脉注射液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观察
- 12 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研究
- 13 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脑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测定
- 14 绒毛阴地蕨石油醚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15 中国石斛类药材的原植物名实考
- 16 鸡血藤的本草沿革与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 17 加味逐瘀止血汤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异常出血57例疗效观察
- 18 柏子仁生品及霜品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 19 植物挥发油快速起效抗抑郁潜能探讨
- 20 牛黄清胃丸的主要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