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8年第19期文章
  • 肺瘤平膏及其联合不同类别药物对肺转移微环境中PI3K/AKT/NF-κB表达的研究

    观察肺瘤平膏及其联合不同类别药物(塞来昔布、环磷酰胺)对肺转移微环境中PI3K/AKT/NF-κB表达的影响,揭示中药干预时间对肺转移微环境中关键分子的作用优势.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分别在肺瘤平膏干预14,21,28d收集肺组织,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blot法检测PI3K,AKT,NF-κB的表达.14d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PI3K表达无明显差别,塞来昔布(CLB)组、肺......

    作者:刘瑞;郑红刚;李卫东;花宝金;姚博;齐鑫;裴迎霞;张芸 刊期: 2018- 19

  • 基于内质网应激研究五子衍宗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基于内质网应激(ERS)研究五子衍宗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将16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自然衰老组(Ageing),五子衍宗方低剂量组(WZ,1g·kg-1)和五子衍宗方高剂量组(WZ,4g·kg-1),另购买2月龄SD雄性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Adult),每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或含药饲料喂养4个月后,处死大鼠,取出睾丸组织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

    作者:马娜;张长城;陈茜;马琼艳;尤旭;杨思琪;袁丁;赵海霞 刊期: 2018- 19

  •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消渴病方剂“核心药物-作用靶点”关联性挖掘研究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消渴病方高频药物,通过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其核心药物及其组合;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挖掘药物-疾病关系,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并富集分析关键靶点的基因功能、代谢通路,对其“核心药物-作用靶点”关联性进行挖掘分析,从而探讨其防治消渴病的分子机制.收集、整理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341首消渴病方剂,药物频次统计甘草常用,其次是麦冬、茯苓、......

    作者:王波;周荣荣;唐仕欢 刊期: 2018- 19

  • 长期服用人参提取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人参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有着广泛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目前人参作为药用食品的营养价值一直是研究热点.肠道菌群在机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肯定,该研究利用MiSeq测序平台对长期服用人参提取物的大鼠盲肠内容物样本进行宏基因测序,之后通过对肠道菌群数据结果分析,探究长期服用人参提取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长期服用人参提取物,大鼠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属如Bifidobacter......

    作者:孙艺凡;张霞;王晓艳;贾伟 刊期: 2018- 19

  • 基于川芎内生枯草杆菌初步研究川芎中川芎嗪的来源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一直存在争议.药用植物内生菌可代谢产生与宿主相同的活性物质,该研究从川芎内生枯草杆菌这一途径,体外将分离的内生菌接种至川芎基质进行固态发酵,初步研究川芎中川芎嗪的来源.采用组织研磨法分离川芎内生枯草杆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常规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RNA分子技术对内生菌株进行鉴定;筛选出在川芎基质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的菌株,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川芎发酵基质(40g川......

    作者:尹丹丹;杨沫;王运来;刘浩坤;周敏;许钒 刊期: 2018- 19

  • 藏药喉毛花中1个新萘甲醛类化合物及其抗TMV活性研究

    对藏药喉毛花Comastomapulmonarium全株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喉毛花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到1个萘甲醛类新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定为5-甲氧基-2-甲基-7-(2-氧代丙基)-1-萘甲醛(1).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相对抑制率为32.8%......

    作者:王小龙;李萍;李晶;陈建华;杨光宇;胡秋芬;张承明;李干鹏 刊期: 2018- 19

  • 基于特征碎片离子的质谱导向策略用于中药白鲜皮中喹啉类生物碱成分的追踪分离

    白鲜皮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常应用于中药复方、临床以及实验研究中.喹啉类生物碱为其中一类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活性.该研究首先对白鲜皮中生物碱成分进行化学分离,得到8个喹啉类生物碱(1~8),发现常规化学分离手段已难以再分离得到喹啉类生物碱成分,期望通过建立质谱分析策略用于指导靶向性获得白鲜皮分离剩余部分Fr.8中更多喹啉类生物碱成分.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

    作者:郭茜茜;毕启瑞;汪哲;谭宁华 刊期: 2018- 19

  • 调节糖脂代谢的苦味中药的化学及生物学研究

    苦味是中药五味学说中的重要性味之一,具有泄下、燥湿和坚阴的功效特点.在常用中药中苦味药物占有很大的比例,表明苦味药物存在的重要性.中医临床上有很多善于运用苦味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实例,通过利用苦味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特点,对应糖尿病阴虚燥热、痰湿内阻的病机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实苦味中药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糖尿病的主要特征)的确切作用.目前围绕具有糖尿病治疗作用的中药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报......

    作者:卢方晋;丁丽琴;曹世杰;张德芹;张伯礼;邱峰 刊期: 2018- 19

  • 难溶性中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行为研究进展

    纳米混悬剂(也可称为纳米晶体混悬剂或纳米晶)可通过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显著增加难溶性药物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改善其生物利用度,解决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递送难题.该文在简要概括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难溶性中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行为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难溶性中药纳米混悬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促进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发展和......

    作者:申宝德;沈成英;徐玲霞;朱卫丰;袁海龙 刊期: 2018- 19

  • 松萝酸及其类似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松萝酸及类似物为地衣类植物的特征成分之一,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酸类分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癌、抗炎镇痛、麻醉等药理活性,在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也能引起皮炎甚至肝功能损坏.学者们通过化学分离类似物、有机合成衍生物或结构修饰等多种努力以寻找毒副作用更小或活性更好的类似物.该文对松萝酸及类似物的资源分布、分离鉴定、结构特征、合成修饰、药理活性及相关毒性研究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以期为松萝酸及类似物的开发利用......

    作者:沙娜·吾肯;焦顺刚;杨鑫瑶;高小力;曲昌海;张倩;刘春生;屠鹏飞;柴兴云 刊期: 20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