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蒙古蒲公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蒙古蒲公英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RP-18反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青蒿亭(1),槲皮素(2),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咖啡酸(5),七叶内酯(6),豆甾醇(7),蒲公英甾醇乙酯(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化合......
作者:姚巍;林文艳;周长新;赵昱 刊期: 2007- 10
-
复方配伍共煎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配伍共煎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以及pH为指标,考察不同配伍复方提取液加热2h后三七皂苷含量变化及其与pH的相关性.结果:三七与女贞子、三七与土鳖虫、三七与地龙的配伍药液以及缺水蛭脂糖降方药液pH在5.7以上,其三七皂苷保留率均高于90%;三七与丹参、三七与赤芍、三七与桔梗、三七与牛蒡子的配伍药液pH在4.5~5.5,其三七皂苷保留......
作者:黄鸣清;李卓明;李湘力;谢友良;赵学军;苏子仁 刊期: 2007- 10
-
影响苍术挥发油组分的气候主导因子及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目的:筛选影响苍术Atractylodeslancea挥发油组分的气候主导因子,并实现苍术挥发油形成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探索将GIS用于中药区划的技术和方法.方法:典型相关结合逐步回归得到气候因子与苍术挥发油的相关模型并确定影响苍术质量的气候主导因子;使用surfer7.0软件对30年间(1971~2000)影响苍术挥发油的气候主导因子的均值进行空间插值,使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区划研......
作者:GUO Lan-ping;郭兰萍;黄璐琦;蒋有绪;刘旭拢;潘耀忠;吕冬梅;张睛 刊期: 2007- 10
-
牛黄上清丸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牛黄上清丸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MCAO)模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脑缺血模型和角叉莱胶加细胞内毒素联合诱导大鼠血瘀证模型,研究牛黄上清丸对实验性脑缺血动物神经体征、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和脑组织中乳酸(LD)、丙二醛(MDA)、过氧化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牛黄上清丸3.00,1.......
作者:张蕾;赵雍;张磊;刘婷;李春英;靳冉;周磊;李建荣 刊期: 2007- 10
-
塔斯品碱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塔斯品碱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动物模型,利用该模型观察塔斯品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plus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塔斯品碱对小鼠S180肉瘤具有抑制作用,瘤体血管内的VEGF,bFG......
作者:张彦民;贺浪冲;王红英 刊期: 2007- 10
-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红车轴草提取物中的苯并(α)芘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红车轴草提取物中苯并(α)芘的测定方法.方法: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HypersilC18色谱柱,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Ex)为368nm,发射波长(Em)为405nm啪.结果:在0.93~37.2ng·mL-1内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5.2%(n=9).结论:本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红车轴草提取......
作者:严付华;陈波;曾建国;缪建荣 刊期: 2007- 10
-
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研究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kansu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70%乙醇提取物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苜蓿素(1)、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2)、苜蓿素4'-O-β-愈创木基甘油基酯(3)、异金雀花素(4)和异牡荆苷(5).结论:化合物2,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
作者:雷宁;杜树山;李林;郑亚夫;张文生;王永炎 刊期: 2007- 10
-
鳄鱼止咳膏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鳄鱼止咳膏的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鳄鱼止咳膏(0.43,1.30,3.90,11.7g·kg-1)给药剂量组、阳性药组分别为地塞米松组、念慈庵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和气管酚红排泄法评价鳄鱼止咳膏的镇咳和祛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评价鳄鱼止咳膏的抗炎作用;通过碳廓清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评价鳄鱼止咳膏对免疫低下小......
作者:许东晖;罗肇璋;梅雪婷;马海萍;曾俊玲;许实波 刊期: 2007- 10
-
白背叶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研究白背叶的化学成分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InertsilODS-3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检测波长335nm.结果:从白背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一化合物,鉴定为葫芦巴苷Ⅱ;葫芦巴苷Ⅱ的线性范围为0.053~10......
作者:朱斌;白桂昌;蒋受军;魏峰;林瑞超 刊期: 2007- 10
-
霍山石斛不同生长阶段遗传稳定性的RAPD分析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同一蒴果组培不同生长阶段遗传稳定性.方法:利用从20个随机引物筛选的3个稳定性较好的10碱基引物对已继代7-8次的H23种群进行RAPD检测.结果:发现不同阶段内遗传相似系数较大,在85.4093%~98.3606%,其中在原球茎、萌芽期和一叶期存在的变异比两叶期、开花期要显著,但程度都极其微弱.结论:来自同一蒴果的变异非常小,建立霍山石斛稳定的无性快繁系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刘石泉;李小军;余庆波;谢红;周根余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丹参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调节机制研究
- 2 三七总皂苷对白细胞黏附效应与黏附分子表达调控的研究
- 3 川芎茶调散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4 基于1H-NMR技术的银杏二萜内酯原料药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研究
- 5 马尾松家系筛选与药材松针的相关性研究
- 6 基于液相蛋白芯片的甘草有效成分抑制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谱表达的研究
- 7 假奓包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2)
- 8 HPLC测定心舒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 9 草乌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的探讨
- 10 不同方法炮制甘遂对LO2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 1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中药抑制剂的筛选模型研究
- 12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的柴胡-黄芩药对抗抑郁的分子机制研究
- 13 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中腺苷和虫草素的LC-MS-MS定量分析研究
- 14 枸杞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NF-κB,TNF-α,IL-6和IL-1β表达的机制
- 15 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合理用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16 菊花-槐花总黄酮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 17 UPLC测定益母草颗粒和益母草膏中益母草碱含量
- 18 中药材薄荷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 19 基于网络方剂学的小青龙汤类方功效物质组研究
- 20 从益气活血方拆方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探讨方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