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乌药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乌药叶的抗炎、抗菌的有效成分。方法:柱色谱等进行分离,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和1个互变异构体的混合物,6-acetyllindenanolideB-1和B-2(Ⅰ),去氢香樟内酯(Ⅱ),羟基香樟内酯(Ⅲ),乌药内酯(Ⅳ),山柰酚(Ⅴ)和β-谷甾醇(Ⅵ)。结论:均首次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朝凤;孙启时;王峥涛;丑桂新 刊期: 2001- 11
-
柚皮中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目的:分离、鉴定芸香科植物柚的果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常压柱色谱、制备薄层等分离纯化,1H NMR,13CNMR等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meranzinhydrate(Ⅰ),roseoside(Ⅱ),8-(3-β-D-葡萄糖氧基-2-羟基-3-甲基丁基)-7-甲氧基香豆素(Ⅲ)及葡萄糖(Ⅳ)。结论: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的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冯宝民;沙沂;裴月湖;华会明;李文 刊期: 2001- 11
-
透皮促进剂对苦参碱乳膏剂中苦参碱经皮渗透的影响
目的:建立苦参碱体外经皮渗透检测方法;考察不同促进剂对苦参碱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进行体外渗透实验,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测定苦参碱的渗透量,从而确定促进剂的佳配方。结果:5%丙二醇和3%氮酮配伍使用,促透效果佳。经皮渗透方程为Q=27.75+477.70t,r=0.9991。结论:3%氮酮和5%丙二醇配伍使用有协同促透作用,可使苦参碱的渗透速率提高3倍。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苦参......
作者:魏红;李中文;蒋国明;王唯红 刊期: 2001- 11
-
甘肃习用药材名实及历史沿革初考
甘肃天然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历史源远流长,产于甘肃的著名地道药材如当归、甘草、大黄、党参、红芪、黄芪等30余种,数量较多,质量优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同时,由于甘肃地域环境特殊,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和融合,特别是汉唐时代贯穿甘肃全境的丝绸之路,使甘肃成为中外交流的通道,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区域特征的习用中药品种。 在当前中西部大开发中,从地区民间民族药中开发新药成为一种有效途径。为此,笔者根据散见于古......
作者:刘效栓;平顺;卫玉玲;张伯崇;丁永辉 刊期: 2001- 11
-
益心康胶囊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了异丙肾上腺素(ISO)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评价益心康胶囊(H303)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SO损伤,分离心肌线粒体,测定磷脂酶A2(PLA2)活性、膜磷脂(PL)含量、膜脂流动性(LFU),Ca2+-ATPase活性、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心肌组织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果:ISO可导致线粒体产生严重损伤,表现为PLA2激活,PL含量减少;LFU降低;Ca2+-ATPase活性降......
作者:韩玲;陈可冀 刊期: 2001- 11
-
通腑冲剂直肠高位滴注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验证“通腑冲剂“的临床疗效及探讨调控胃肠激素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腑冲剂口服组、通腑冲剂肛肠组及盐水对照组,各20例,观察3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通腑冲剂对体表肌电变化、血浆胃动素水平(MOT)、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结果:通腑冲剂肛肠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4.6±4.9)h,口服组为(18.5±8.1)h,盐水组为(28.2±7.3)......
作者:王滨;梁小宁;周春宇;解朴;魏永煌;李乃卿 刊期: 2001- 11
-
长茎金耳环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目的:对长茎金耳环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可溶部分分离到5个化合物,细辛脑(Ⅰ),β-谷甾醇(Ⅱ),2,4,5-三甲氧基苯甲醛(Ⅲ),4-(2,4,5-三甲氧基苯基)-3-烯-丁酮(Ⅳ),3β-羟基豆甾-5-烯-7-酮(Ⅴ)。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Ⅳ为新天然产物。......
作者:张树祥;蔡少青;赵玉英 刊期: 2001- 11
-
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研究Ⅳ.白芷的基原植物、栽培历史以及其近缘野生植物演化的讨论
目的:确认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探讨其栽培历史变化以及有关近缘野生植物的演化.方法:对已取得的各项研究结果作综合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分布现状等进行讨论.结果:各项研究结果与历史文献、分布现状等均较为一致.结论:①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应是台湾白芷.②建议将雾灵当归处理为兴安白芷的变种,定名为A.dahuricavar.porphyrocaulis.③对川(杭)白芷和祁(禹)白芷不应作分类学上的区分.同......
作者:王年鹤;黄璐琦;杨滨;马场きみ江;谷口雅彦;袁昌齐;秦慧贞;舒璞 刊期: 2001- 11
-
干姜与生姜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从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成分对生姜和干姜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用气质联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对挥发油、总姜酚、氨基酸等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结果与结论:干姜与生姜在化学成分定性、定量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李计萍;王跃生;马华;郝近大;杨桦 刊期: 2001- 11
-
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①用内毒素(LPS)或LPS合并γ-干扰素作为巨噬细胞(RAW264.7)的NO合成诱导剂,加入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培养后取上清液,用Griess试剂测定NO产生量。②Balb/c小鼠肌肉注射青蒿琥酯50mg·kg-1·d-1×3d,收集腹腔巨噬细胞,测定LPS对细胞的NO诱生能力。结果:LPS1.0,0.2μg*ml-1或......
作者:梁爱华;薛宝云;李春英;王金华;王岚 刊期: 2001- 11
动态资讯
- 1 中国药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代谢研究进展
- 2 利用重定位策略从中药中发现L-型钙离子通道作用降压药
- 3 绿原酸对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的研究
- 4 核桃种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 5 心室肥厚动物模型及中药抗心室肥厚研究进展
- 6 基于HPLC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延胡索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探讨
- 7 RP-HPLC测定分心木中鞣质的水解物没食子酸
- 8 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9 黄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 10 氮素形态对菘蓝氮代谢、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 11 土壤水分含量对羌活植株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12 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黄酮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 13 HPLC同时测定天钩胶囊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 14 HPLC测定复聪香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 15 白术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 16 三甲基硅烷衍生化GC-MS研究延胡索中水溶性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 17 莲心碱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 18 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的探索
- 19 生半夏、姜半夏对水貂呕吐作用的影响研究
- 20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