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9期文章
  • 甘草水提物中miRNA对人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细胞活性的功能已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miRNA的跨界调控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为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miRNA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植物miRNA由于通常经过了甲基化修饰,因此较为稳定,不易降解.前期研究表明,甘草干燥药材的水煎剂中存在着丰富的小分子RNA,这为了解甘草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

    作者:向静;黄洁嫦;徐畅;何免;徐鹏程;张丹;张文峰;沈晗;邵红伟 刊期: 2017- 09

  •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对甘草苷促吸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dendrimers)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树状大分子之一,其表面具有大量可修饰的官能团,内部具有大量空腔,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渗透性及稳定性,这些特点使PAMAMdendrimers在药物和基因载体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可能成为新型吸收促进剂.为具体研究PAMAMdendrimers的促吸收作用,该课题选取甘草苷为模型药物,其具有补脾益气、解毒保肝等功效,但有研......

    作者:曲文君;李慧芳;苏元元;董政起;戈延茹 刊期: 2017- 09

  • 槲皮黄酮对膀胱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以BIU-87细胞为模型,探讨槲皮黄酮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将不同浓度槲皮黄酮加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IU-87细胞中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槲皮黄酮对BI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槲皮黄酮诱导BIU-87细胞的凋亡作用和细胞周期;Westernblot技术检测分析了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al-2,Bal-xL的表达量及TAKl/JNK信......

    作者:谭大清;刘孝华 刊期: 2017- 09

  • 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

    作者:吴干斌;褚延乐 刊期: 2017- 09

  • 基于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祛风湿药川乌的抗炎机制

    炎症是风湿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川乌是临床常用祛风湿药,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然其分子层面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深入探索祛风湿药川乌抗炎作用的分子层面机制,该研究以川乌抗炎活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为代表,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其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构建川乌的蛋白互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MCODE),对网络进行模块分析及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川乌抗炎作用机制主......

    作者:郑世超;严小英;陈菊;赵姝婷;温川飙 刊期: 2017- 09

  • 北沙参石油醚部位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探讨北沙参石油醚部位对TGF-β1诱导的肺癌Ⅱ型上皮细胞A549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5μg·L-1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模型进行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北沙参石油醚组.MTT法检测北沙参石油醚部位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eal-timePCR分析北沙参石油醚部位对诱导后A549细胞ColI,E-cadherin,Vimentin,α......

    作者:李雅群;相美容;容蓉;侯林;张成华;朱庆均 刊期: 2017- 09

  • 补阳还五汤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NF-κB/MuRFl表达的影响

    为了研究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白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NF-κB/MuRFl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失神经肌萎缩的保护机制,该实验建立大鼠腓总神经夹伤模型.将造模后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与模型组,术后每日灌胃给药.10d与21d后q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NF-κB,MuRFl基因与蛋白的差异表达.......

    作者:周岚;梅晓云 刊期: 2017- 09

  • 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UPLC-MS/MS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定量分析,以氯霉素为内标物在正离子模式下建立血浆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及氢二异丁香酚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研究口服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并分别灌胃补骨脂提取液、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提取液、肉豆蔻提取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血浆样品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和去......

    作者:高家荣;徐双枝;韩燕全;魏良兵;姜辉;宋俊梅;薛雪 刊期: 2017- 09

  • 桑叶提取物对食源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桑叶提取物对食源性肥胖(dietinducedobesity,DIO)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DIO模型大鼠,造模8周后,连续13周灌胃给予桑叶提取物高、低剂量(10,5mg·kg-).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体重、24h摄食量、饮水量、Lee's指数、肝体比、脂体比;酶联免疫法检测睾周脂肪脂蛋白脂肪酶(LPL)、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

    作者:吴雯;梁凯伦;陈波;苏洁;陈素红;吕圭源 刊期: 2017- 09

  • 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大鼠在体鼻循环吸收研究

    对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特性,为头痛宁鼻腔喷雾剂的给药方式提供依据.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灌流法,以pH为6的缓冲溶液配制的高、中、低浓度的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混合溶液作为鼻腔循环液,进行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试验,用HPLC测定各循环液中待测成分的浓度,并考察了不同pH条件下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吸收速率.结果显示,升麻素苷高、中、低浓度的大鼠......

    作者:汪铜芳;王建平;潘金火;蒋志涛;陈晓峰;王建春 刊期: 201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