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五味子总素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五味子总素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在整体水平,以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0mg·kg-1)建立小鼠记忆障碍模型,五味子总素(0.5,1.0,2.0g·kg-1·d-1)连续灌胃14d后,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
作者:王艳春;任旷;范红艳;沈楠;黄晓东;常影;许娜;刘师兵;刘微;雷钧涛;安英;陈雪 刊期: 2011- 23
-
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组中黄酮类成分的肠外翻吸收研究
目的:应用肠外翻模型研究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组中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考察葛根芩连汤中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的肠吸收机制以及不同肠段、药物浓度等因素对它们吸收的影响,比较各组分在全方和不同配伍组给药时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
作者:张华;安叡;徐冉驰;张艺竹;张伯莎;王新宏 刊期: 2011- 23
-
左金丸微乳凝胶与水凝胶中6种主要生物碱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HPLC-MS方法同时测定血浆中6种生物碱的浓度以评价2种给药载体中左金丸的主要成分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家兔经皮给予相同剂量的微乳凝胶和水凝胶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本,LC-MS法测定血浆中6种生物碱的浓度,数据以WinNonLin软件拟合,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指标成分,与水凝胶比较微乳凝胶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1%,......
作者:成龙;王彦礼;刘淑芝;王岚;易红;杜茂波;杨华;梁日欣;殷小杰 刊期: 2011- 23
-
戊己丸不同配伍对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影响
目的:探讨戊己丸不同配伍时,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变化.从胆汁排泄的角度解释戊己丸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得到9个戊己丸复方,加上9个单味药,共18个复方.于十二指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胆汁,用LC-MS测定代表性成分的胆汁浓度,以此计算胆汁排泄率,药-时曲线下面积,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吴茱萸与小檗碱、巴马汀胆汁排泄呈负相关;白芍与小檗碱、巴马汀胆汁排泄呈正相关;黄连、白芍与吴茱萸碱......
作者:王怡薇;张英丰;李玉洁;杨伟鹏;王彦礼;陈颖;杨庆;李涛;董宇;朱晓新 刊期: 2011- 23
-
GAT-1下调对氧化槐定碱镇痛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枢GAT-1下调对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观察并分析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及GABA运载蛋白(GABAtransporter1,GAT-1)抑制剂NO-711与OSR镇痛的协同作用;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OSR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脊髓和大脑GAT-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进贤;易正洪;杨光;闫琳;陶丽君;高栓生;潘秋燕;蒋袁絮 刊期: 2011- 23
-
UPLC同时测定桂枝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桂枝中原儿茶酸、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和桂皮醛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2.1mm×100mm,1.8μm),以乙腈-0.05%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原儿茶酸、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和桂皮醛分别在0.359~3.59mg·L-1(r=0.9993),2.834~2......
作者:梁可;崔思娇;张琦;毕开顺;钱忠直;贾英 刊期: 2011- 23
-
天南星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天南星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以Lichrospher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乙腈-水(含0.1%乙酸)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分析天南星药材色谱图的14个共有峰,以腺苷为参照物,11批药材的相似度均达到0.9,而与半夏属的虎掌南星和半夏有显著差异,并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分析,指认了腺嘌呤......
作者:罗芬;陆丹;池玉梅;吴皓;郇红礼 刊期: 2011- 23
-
蒙药草乌叶及其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本研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FTIR)对蒙药草乌叶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依次采用乙醚,乙醇和水提取)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在草乌叶原药材中具有明显的多糖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767cm-1),乙醚和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较相似,有较强的羰基吸收峰(1715cm-1)和饱和烷基的特征吸收峰(2921,2851cm-1),水提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酯......
作者:李志勇;王朝鲁;孙素琴;李彦文;图雅 刊期: 2011- 23
-
柱前衍生化UPLC测定板蓝根颗粒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进行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缬氨酸的含量.WatersAccQTagTMUltraC18色谱柱(2.1mm×100mm,5μm),流动相AccQTagUltraEluentA与AccQTagUltraEluent......
作者:辛敏通;傅欣彤;陈有根;郭洪祝 刊期: 2011- 23
-
白木香内生真菌多节孢Nodulisporium sp.A4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来源于药用植物白木香、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内生真菌多节孢Nodulisporiumsp.A4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PD)液体培养基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内生真菌A4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NMR,MS)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
作者:李冬利;吴正超;陈玉婵;陶美华;章卫民 刊期: 2011- 23
动态资讯
- 1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 飞龙掌血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的鉴定
- 3 一项大样本长期随访医院集中监测研究实施方案的解析——碟脉灵苦碟子注射液为例
- 4 吴茱萸汤各成分在正常和偏头痛模型大鼠肠吸收差异的研究
- 5 广防己提取物致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6 夏枯草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 7 萹蓄的化学成分研究
- 8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模式的评价
- 9 紫菀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10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的研究
- 11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 12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中药及复方
- 13 硫熏中药材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14 AM真菌对滇重楼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15 菟丝子药材品种考证、资源调查及商品药材鉴定
- 16 中药复方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 17 蒙药组方塔米尔对游泳运动小鼠抗氧化的影响
- 18 雷公藤内酯醇上调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甲基化水平
- 19 利用RRLC-QqQ-MSn方法分析比较青皮、陈皮提取物在大鼠尿液及粪便中代谢及排泄过程
- 20 中药上市后人群免疫毒理学评价检测方案及流程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