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安徽药菊耐盐突变体的筛选
目的: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和EMS诱导突变相结合筛选出愈伤组织耐盐突变系.方法:取药菊叶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用0.2%和0.5%EMS分别经浸渍法和滴加法处理,培养15d后逐次转移到含NaCl0.5%,1.0%和1.5%的筛选培养基上,进而获得耐盐愈伤组织突变体.结果与结论:经耐盐性和耐盐稳定性检验,证明所获得的愈伤组织是突变体.......
作者:薛建平;张爱民;高翔;盛玮 刊期: 2004- 09
-
青龙衣毒性作用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razoliumbromide,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除小鼠腹腔注射青龙衣氯仿萃取物LD50为575.38mg·kg-1和青龙衣......
作者:刘薇;林文翰;季宇彬 刊期: 2004- 09
-
土茯苓二氢黄酮醇类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二氢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落新妇苷(1),新落新妇苷(2),异落新妇苷(3),新异落新妇苷(4),(2R,3R)-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袁久志;窦德强;陈英杰;李巍;小池一男;二阶堂保;姚新生 刊期: 2004- 09
-
不同产地丹参的无机元素含量及其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
目的:为道地丹参提供土壤环境因子的依据.方法:应用实地考察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丹参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药材的无机元素含量.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主产区的丹参对铜和锌元素的吸收具有富集作用;在丹参生长土壤的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不明显,说明丹参对土壤生境适应性强.结论:土壤生态环境不是形成道地丹参的主导因子.......
作者:赵杨景;陈四宝;高光耀;冯毓秀;杨世林;徐丽珍;杜力军;林佳;李敏 刊期: 2004- 09
-
滋肾丸配伍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成方制剂滋肾丸的配伍机制,确定方中各药味在处方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拆方实验设计,对不同药味组成的各组方的50%醇提液进行药理试验,选择对小鼠的抗炎实验和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实验2项药理指标,对所得共7个组方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CCOR)将药理数据和组方的药味、药量相关联,探讨滋肾丸的配伍机制.结果:确定了方中黄柏和知母相须为用,肉桂反佐行之,......
作者:戴荣华;张园园;毕开顺 刊期: 2004- 09
-
绞股蓝雌雄株的识别及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为了在苗期快速准确识别雌雄株,了解雌雄株分化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溴麝香草酚蓝(BTB)染色法和激素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结果:染色10h,雌株的提取液为黄色,雄株的提取液为绿色.绞股蓝雌雄株在苗期、生长旺盛期和营养生长后期茎尖IAA和ABA的含量大致相似,而iPAs和GA1+3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结论:BTB染色可识别雌雄株,性别与内源激素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作者:王庆亚;郭巧生;孙建云;张守栋;李扬汉 刊期: 2004- 09
-
色谱指纹图谱在制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应用
目的:通过虎掌南星饮片研究,探讨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标准建立的定量应用.方法:HPLC指纹图谱检测和化学计量分析(windowpreprocessing,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结果:建立虎掌南星饮片指纹图谱的定量表述及定量范围;并以此表征饮片产地和批之间物质基础变异.结论:用windowpreprocessing,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
作者:赫炎;张启伟;张永欣;孙洁;王祝举 刊期: 2004- 09
-
HPLC测定岩青兰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岩青兰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岩青兰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时期的地上全草中该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4%磷酸(30∶8∶62),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50nm.结果:岩青兰不同部位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含量有较大差别,叶中含量高,茎中含量极低;开花前采集的药材木犀草素-7-O-葡......
作者:任冬梅;娄红祥;马斌;季梅 刊期: 2004- 09
-
栽培藏红花与藏红花培养细胞的成分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人工栽培藏红花和藏红花培养细胞的主要成分种类以及含量的异同.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两类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借以考察藏红花细胞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藏红花的主要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与藏红花相比,藏红花培养细胞中的代谢产物种类较少,但是其具有抗癌活性的藏红花素A(crocinA)的含量高于藏红花2~3倍.结论:藏红花培养细胞的主要......
作者:孙瑞强;郭志刚;刘瑞芝;孙素琴 刊期: 2004- 09
-
玄参治疗大鼠内毒素血症的血清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玄参治疗大鼠内毒素血症的血清蛋白质组变化.方法:用双向电泳(2DE)分析正常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静脉注射)组、玄参(灌胃给药)组、LPS(静脉注射)+玄参(灌胃给药)组之间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结果:①LPS致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血清在2DE胶上16个蛋白点(xPr)出现非常明显的含量变化,与正常组比较,LPS组的xPr16,xPr19的点容量值均极显......
作者:谢文光;邵宁生;马晓昌;丁勤学;赵馨;刘农乐;魏钰书;王会信;陈可冀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基于中草药的天然防霉剂的研究进展与剂型开发
- 2 姜黄不同提取部位对姜黄素的稳定作用
- 3 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 4 BeWo细胞模型及其在胎盘转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5 紫外光谱相似度及其在中药注射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6 渐危药用植物珊瑚菜胚状体途径再生植株的研究
- 7 植物源活性蛋白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8 黑沙蒿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Ⅱ
- 9 盐酸小檗碱自组装小珠载药系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 10 载体联用固体分散技术对丹参酮Ⅱ_A体外溶出的影响
- 1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在6种根及根茎类药材中残留量
- 12 基于数据挖掘的预警方法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13 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 14 斑蝥素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
- 15 薄层扫描法测定倍连软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 16 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 17 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调查
-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初加工方法大黄的蒽醌及酚酸类成分比较研究
- 19 3种制剂对西洋参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0 川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益-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