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第20期文章
  •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任何一项涉及人的研究都必须从科学性和伦理合理性2个方面来进行伦理考量,为此,伦理审查有一些共同的考量要素.但是,不同的研究设计会产生不同的伦理学问题,该文对中医药临床研究常见的几种研究设计方法(观察性研究、病历记录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主要伦理学问题进行阐述,以便对不同的研究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伦理学考虑,将受试者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汪秀琴;谢雁鸣 刊期: 2011- 20

  •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样本含量估算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关注,部分中药品种已经或即将开展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为保证再评价结果起着一定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达到预期把握度,样本量确定在临床试验设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今还未有针对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样本含量计算的系统方法,该文根据临床研究样本量确定的基本方法结合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特点,分别探讨了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再评价中样本量的确定方法,为中药上市后临......

    作者:付莹坤;谢雁鸣 刊期: 2011- 20

  • 血脂康胶囊上市后证候临床再评价症状条目的筛选

    中药上市后证候临床再评价的目的是明确中药临床实践中的治疗适应证,而中医症状条目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是影响证候临床再评价结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以“血脂康胶囊上市后证候再评价中医症状条目筛选”为实践范例,通过综合参考血脂异常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博士学位论文、血脂康说明书、临床专家实践经验,经症状名称规范化处理后,筛选了41个血脂异常常见症状.并就症状条目筛选过程中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伟;谢雁鸣;王永炎 刊期: 2011- 20

  • 中药上市后特殊人群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的若干思考

    我国中药在上市后,缺乏特殊人群使用的有关疗效、安全性的相关数据.作者从多个角度对中药上市后特殊人群相关研究进行思考,发现中药说明书关于特殊人群的用药标示极少;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有文献评价、数据挖掘、临床研究、药物监测,但缺乏独立性、长期性;有效性评价相对成熟,要特别关注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周霭;连凤梅 刊期: 2011- 20

  • 基于RBL-2H3细胞模型的双黄连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致敏原的个体化筛选策略

    双黄连注射液中致敏原的筛查是目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回顾了双黄连注射液中致敏原的筛查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提出了利用RBL-2H3细胞模型对双黄连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致敏原进行个体化筛选的原理、具体方法及步骤.......

    作者:肖颖;赵玉斌;谢雁鸣 刊期: 2011- 20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上市后再评价

    目的:评价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影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将7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6例、对照组354例.试验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和中医康复技术,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加用现代康复技术,疗程为10~21d,在第7,14,21天3个时间点上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M......

    作者:叶晓勤;魏戌;谢雁鸣;邹忆怀;赵性泉;韩舰华;王新志;马云枝;毕齐;解庆凡;赵建军;曹晓岚;陈红霞;王诗忠;闫咏梅;韩祖成;易丹辉;王永炎 刊期: 2011- 20

  •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及Ⅳ期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

    鉴于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获得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局限性,开展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该文讨论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与Ⅳ期临床试验的共同点与区别;根据国内外相关法规,结合专家建议,提出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建议;讨论Ⅳ期临床试验在适应证范围、设计方法、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作者:谢雁鸣;王燕平;田峰;王永炎 刊期: 2011- 20

  • 10409例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医院中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大样本的医院集中监测法.结果:丹红注射液ADR为速发型,且缓解恢复快,发生率为0.682%,新发现的ADR有便秘、多汗、耳鸣、烦躁、关节病、红斑、静脉痛、静脉炎、局部麻木、疼痛、无力、消化道溃疡出血、血管痉挛、紫绀.结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属A型偶见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法是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

    作者:李学林;唐进法;孟菲;李春晓;谢雁鸣 刊期: 2011- 20

  •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探讨

    中药安全性再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首要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性监测和安全性评价两大部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药安全性监测体系,但在安全性评价方面做的工作很少,突出表现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实施方面经验不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在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中有很好的实用性.该文分析3种典型的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在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以期对同行有所提示.......

    作者:寇秋爱;赵素萍;冯国双;谢雁鸣 刊期: 2011- 20

  •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及有效性再评价临床试验设计要求

    基于药物流行病学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是研究和收集在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长期/广泛人群的安全性,由于中药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某些中成药进行有效性再评价,确证上市后中药的有效性.在进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临床试验之前应首先明确研究目的,在病证结合的评价模式下选择适宜的设计类型.研究人群纳入比上市前临床试验更为宽泛,可以包含特殊人群等的药物监测,样本含量要符合统计学要求.常用的设计方法有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谢雁鸣;魏戌 刊期: 201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