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23期文章
  • 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造模方法研究

    脾肾阳虚泄泻是中医常见病症.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可供研究.该文通过比较单因素(造模方法Ⅰ,注射氢化可的松+灌胃番泻叶)和复合因素(造模方法Ⅱ,灌胃腺嘌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灌胃番泻叶)2种造模方法,以期建立符合中医证候的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该研究选取大鼠的腹泻指数、尿D-木糖排泄率、NOS/cGMP信号传导系统、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分别对2个模型组大鼠进行比较......

    作者:潘新;胡昌江;耿媛媛;赵玲;吴文辉;吴晓青;钟振东 刊期: 2014- 23

  • 白头翁皂苷影响RA模型大鼠FLS MeCP2表达

    研究中药白头翁主要活性成分白头翁皂苷(PUL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模型大鼠MeCP2表达的调控作用.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RA模型,原代培养RA模型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Realtime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100mg·kg-1PULC灌胃治疗对RA模型大鼠FLSMeCP2表达的调控作用,MTT检测PULC治疗对......

    作者:缪成贵;周国梁;秦梅颂;陈建中;李成凤;何华奇 刊期: 2014- 23

  •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分析研究

    采用UPLC-TQ-MS技术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中的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南五味子的科学药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秦岭以南,东侧的商洛市柞水县、山阳县所产南五味子中主要含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宝鸡市眉县,安康市石泉县、宁陕县,汉中市略阳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有安五酯素,其中宁陕县样品中五味子甲素含量也较高;而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汉中市南郑县所产的南五昧子主要含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总之......

    作者:杨洁;段金廒;李国龙;朱振华;朱太雷;钱大玮;唐志书 刊期: 2014- 23

  • 小果蔷薇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小果蔷薇RosacymosaTratt.根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从小果蔷薇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坡模酸(1),覆盆子酸(2),乌苏酸(3),蔷薇酸(4),阿江榄仁尼酸(5),委陵菜酸(6),3β-E-feruloylcorosolicacid(7),1β-羟基蔷薇酸(8),千花木酸(9),2,3-断-19α-羟......

    作者:黄小燕;马国需;钟小清;周艳林;代华年;吴海峰;朱寅荻;杨峻山;袁经权 刊期: 2014- 23

  • 基于分子模拟技术发现潜在中药烟酸受体激动剂

    烟酸能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水平,临床上常用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治疗.研究表明,烟酸在发挥疗效的同时易引起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以生物电子等排、片段搜索和类药五原则初筛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中可能与烟酸有相似药理作用的中药成分,结合同源模建和全柔性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潜在的烟酸受体激动剂,获得候选化合物11个,来源于8味常用中药.其中,候......

    作者:蒋芦荻;贺昱甦;张燕玲 刊期: 2014- 23

  • 五指那藤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溶剂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对五指那藤Stauntoniaobovatifoliolasubsp.intermedi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五指那藤茎的60%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白桦酮酸(2)、白桦脂酸(3)、3-表-白桦脂酸(4)、木通种酸(5)、24-O-乙......

    作者:卢旭然;刘烁;王满元;龚慕辛;王智民;陈筱清 刊期: 2014- 23

  • 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法鉴定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

    目的:建立HPLC-DAD-ESI-MS分析鉴定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并对其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AgilentSB-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水,60min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进样5μL;检测波长205nm.柱温为25℃;采用正离子模式,m/z扫描范围50~1000;利用2种肿瘤细胞株造活体动物模型,对有效部......

    作者:李景华;许笑笑;赵炎葱;韩光 刊期: 2014- 23

  • 林麝泌香机制研究进展

    林麝是国家一级濒危野生药用动物,其分泌的麝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自古以来名贵的中药材.为了满足中医药事业对麝香日益增长的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人工养殖林麝,但关于林麝泌香机制的研究却进展缓慢.通过对林麝香囊的组织解剖结构、性激素与泌香反应的关系以及林麝泌香的分子机制研究的综述,剖析了当前林麝泌香机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林麝的泌香......

    作者:竭航;封孝兰;赵贵军;曾德军;张承露;陈强 刊期: 2014- 23

  • 基于化学成分稳定性的钩藤药学研究进展

    钩藤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一些著名中药复方的主药.历代本草文献有钩藤人煎剂需“后下”的记载,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钩藤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不稳定性.钩藤生物碱的不稳定,为钩藤的研究与应用带来诸多问题,如历版《中国药典》均未收载钩藤含量测定的标准,严重影响了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应用.作者围绕钩藤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文献及《中国药典》关于钩藤“后下”的记载,并通过查阅、......

    作者:郝博;杨秀娟;冯怡;洪燕龙 刊期: 2014- 23

  • 天然药物中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能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植物雌激素分为异黄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植物雌激素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对子宫和乳腺等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其他组织器官不会产生刺激增生等副作用.长期暴露或过量使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系统......

    作者:袁婷婷;张乃丹;何勇静;李媚;许红涛;张巧艳 刊期: 201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