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Centianamacrophyll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13C-NMR等技术及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
作者:陈千良;石张燕;涂光忠;孙文基 刊期: 2005- 19
-
湖北省卷柏科药用植物调查与研究
目的:掌握湖北省卷柏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疗效应用.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参考已收藏的部分标本及文献,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发现湖北省卷柏科植物共有15种,其中药用14种,新记录1种;掌握了其资源分布与疗效应用;对部分种的形态描述作了补充.结论:研究结果为该科药用植物的开发推广利用提供了资源学基础.......
作者:万定荣;陈科力;詹亚华 刊期: 2005- 19
-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半面痉挛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半面痉挛脱髓鞘面神经的保护作用,为半面痉挛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脉络宁组和生理盐水组,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出其茎乳孔处的面神经主干和颞浅动脉,使二者密切接触,以制备半面痉挛动物模型;术后第5周起对脉络宁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自耳缘静脉推注脉络宁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持续2周;第7周取3组动物血清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处死取材行面......
作者:王孝文;胡海涛;许杰华;杨养贤 刊期: 2005- 19
-
附生型兰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附生型兰科植物是兰科中的一大类群,其中许多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该类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给予了很大关注.作者综述了近15年来附生型兰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从化学成分角度阐明不同类型的兰科药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从中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墅;王春兰;郭顺星;肖培根 刊期: 2005- 19
-
中草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作为天然产物,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来源广泛,以中草药为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不良反应远低于化学合成及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在有效阻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槲皮素、水飞蓟素、葛根素、黄芩苷、黄连素等和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如:参丹健胰丸、筋脉通、六味地黄丸等在抑制醛......
作者:冯长根;张琳霞;刘霞 刊期: 2005- 19
-
中西药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观察
目前2型糖尿病(DM)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功能,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保护和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到重视.笔者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胰岛素加中药治疗,探讨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作者:张茁;吴谊青;纪天辉;朱立群 刊期: 2005- 19
-
道地药材的产地适宜性研究
对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研究背景及依据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当前状况下并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在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研究的方向和策略进行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研究提供科学和正确的思路,对今后的生产和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索风梅;陈士林;任德权 刊期: 2005- 19
-
《中药分子鉴定》评介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研究中药材的品种与质量鉴别,寻找和扩大新药资源的应用学科.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国外近代则发展成生药学.就中药鉴定技术而言,初只是药材性状的鉴别,即就药材的外部形态特征、色泽、断面、质地、气味等进行真伪鉴别.其后则逐步发展为以药材内部的细胞组织特征为依据,进行光学显微鉴别.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察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SEM)也应用在药材鉴别中了.中药鉴别研究中将理化方法,特别是成分分......
作者:肖培根 刊期: 2005- 19
动态资讯
- 1 丹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 2 三七皂苷R1对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3 狭叶米口袋化学成分研究
- 4 水煎煮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动力学模型适用性研究
- 5 基于少腹逐瘀汤不同组合分析其理化参数与化学组成的变化特性
- 6 重要启事
- 7 环境因子与远志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8 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SAP标记
- 9 利用一种耐热耐糖β-葡萄糖苷酶制备黄芩素的研究
- 10 复方安替威胶囊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 11 D-优混料设计结合多种力学指标优化柴栀凝胶贴膏的基质处方及其体外释放透皮研究
- 12 平降饮胶囊对2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胆固醇、血糖及中医临床证候的影响
- 13 盐酸青藤碱延迟起释缓释片的研制
- 14 翻白叶树根化学成分研究
- 15 甘草与白术配伍对IEC-6细胞p53,p21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D-纤维二糖对龙胆苦苷口服吸收的影响
- 17 壮药水银花质量标准研究
- 18 环境因子对黄芩光合生理和黄酮成分影响研究
- 19 茄属植物甾体皂苷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20 中药微粉化的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