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金钱草质量标准的研究
金钱草为2000年版收载的品种,其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现行质量标准中仅规定了药材横切面的显微鉴别及杂质检查,不能有效控制药材质量,为此,本研究对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2]测定酸水解后黄酮苷元槲皮素、山柰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为金钱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勇;李琰;张小茜 刊期: 2006- 05
-
假蒟的生药学鉴别
假蒟,别名哈蒟、假荖、假蒌,来源于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的地上部分.具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活络、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咳喘、风湿痹痛、脘腹胀满、泄泻痢疾、产后脚肿、跌打损伤等病症[1].但未见有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故对假蒟的性状鉴别、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假蒟的开发利用、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姜建萍;苏建群;朱意麟;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 05
-
GC-MS分析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当归挥发油成分
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湖北等地.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1,2].当归挥发油在离体子宫平滑肌、平喘、中枢抑制、镇痛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有广泛的药理活性[3],并具有镇静、抗焦虑作用[4].藁本内酯是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
作者:冯懿挺;陈绍瑗;傅承新 刊期: 2006- 05
-
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概况
综述了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和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稀醇溶液对甘草酸的提取效果较好,添加稀氨水后可提高甘草酸的提取收率;超声波强化或微波辅助提取可提高甘草酸的提取效率并节约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CO2超临界流体法无毒、高效且不需加热即可将甘草酸与溶质分离开来;TLC,HPLC,CE方法可实现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作者:鲁守平;孙群;王建华;孙宝启 刊期: 2006- 05
-
血小板靶向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研究进展
中药有效成分和单体针对血小板的活化、黏附、聚集和释放等环节,抑制血栓形成,从而在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以血小板为靶点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史秀丽;傅佳;李光武 刊期: 2006- 05
-
徐景藩教授临床应用石菖蒲的经验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微温,入心肝脾胃经,气薄清香,辛开芳化.功能化痰开窍、醒神益智、化湿行气、和中开胃、辟秽泄浊,临床应用广泛.徐景藩教授6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本品虽属开窍药范畴,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常使用,笔者兹就徐教授临床使用石菖蒲经验浅述如下.......
作者:陆为民 刊期: 2006- 05
-
生脉注射液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改变的临床观察
氟乙酰胺(fluoracetamile)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类杀虫剂,在我国应用广泛.氟乙酰胺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起病急、发展迅速、症状严重、病死率高.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67例,通过检测中毒患者的心肌酶,探讨氟乙酰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并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生脉注射液以保护心肌,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马丕勇;孙晓莉;易梦秋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骨碎补化学成分研究
- 2 霍山石斛不同生长阶段遗传稳定性的RAPD分析
- 3 自噬调控肾脏衰老的分子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 4 太子参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
- 5 质量权重系数整合法表征整体银杏黄酮组分在水中及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
- 6 青蒿(黄花蒿)分子育种现状及研究策略
- 7 地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8 五味子总素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 9 多成分药物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 10 基于ICP-MS和对照制剂的牛黄清胃丸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测定及风险评估
- 11 《中国中药杂志》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和引证数据
- 12 熟地等4味中药的植物雌激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 13 高山红景天酶解工艺研究
- 14 重庆何首乌遗传多样性的SRAP研究
- 15 复方苦槿液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16 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中药性状与显微鉴别中的应用
- 17 中药产品“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Ⅰ)
- 18 藏药牦牛骨炮制研究
- 19 裂叶羌活中1个新的天然产物O-甲基羌活醇
- 20 淀粉的X射线衍射在鉴别贝母类中药材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