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中药透皮吸收促渗方法的研究进展

    大多数药物由于皮肤的屏障功能,在透皮应用时达不到治疗的要求,因此促进药物透皮渗透是透皮吸收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药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增加了中药透皮吸收研究的难度.作者综述了促进中药透皮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韧楠;朱春燕 刊期: 2007- 01

  •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药理研究证实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总结,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汤立建;赵良才;李庆林;朱国旗;王训翠 刊期: 2007- 01

  • 斑鸠菊属的倍半萜内酯类及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介绍菊科斑鸠菊属Vernonia倍半萜内酯类及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为促进对本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有必要深入研究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

    作者:刘清华;杨峻山;索茂荣 刊期: 2007- 01

  • 气管舒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虽然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哮喘的基础研究及治疗已有较大的进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因此该病的防治一直是各国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自1995年以来,以重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自拟气管舒合剂对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氧自由基指标的观察研究.......

    作者:金晓滢;楼建国;詹小萍;刘淑贞;金晨宇 刊期: 2007- 01

  • 中药新药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要求和常见问题分析

    一般药理学研究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药理学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受试物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的非期望出现的药物效应;评价受试物在毒理学和/或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或病理生理作用;研究所观察到的和/或推测的药物不良反应机制.通过一般药理学研究,可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也可为长期毒性试验设计和开发新的适应症提供参考.......

    作者:黄芳华 刊期: 2007- 01

  •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

    药物上市后再评价是药品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有效手段,也是对新药评价的扩大和延伸.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生存质量、死亡率等是药物再评价的重要内容,必需采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再评价.如利用生存质量测定可评估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各种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并优化临床药物治疗干预方案,对提高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忠;王永炎 刊期: 2007- 01

  • 中药掺杂化学药物的分析及其对策

    对中药掺杂化学药物问题的严重性、演变趋势、分析检测方法及其对策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此类对象的基于色谱、光谱及其他分析技术的特点.基于色谱的掺杂分析方法作为此类问题的主流分析方法,具有直观、能对掺杂化学药物进行结构确证、灵敏度较高等优点,但在快速、简便等多个指标上相对有所欠缺;基于光谱的掺杂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正与色谱方法相反,但高通量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基层打假一线对大批量样品普筛的要求;而免疫芯片等其......

    作者:陆峰;乐健;陈桂良;吴玉田 刊期: 2007- 01

  • 自主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我们满怀激情迎来了2007年!回顾过去,《中国中药杂志》在大家的关怀与共同努力下,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不断攀升,已为国内外许多著名数据库收录,成为国内外重要的中医药刊物之一.展望未来,真可谓任重道远.......

    作者:肖培根;王永炎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