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18期文章
  • 钩吻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钩吻Gelsemiumelegans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3个酚酸类化合物,2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香豆素,2个果糖衍生物,1个核苷类化合物.分别为tamarixin(1),tamarix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2),东莨菪苷(3),东莨菪内酯(4),尿......

    作者:张彬锋;俞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09- 18

  • 三七对大鼠肝组织内CYP和GST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对大鼠肝组织内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三七2,4g·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14d,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内的CYP1A1,CYP1A2,CYP2B1,CYP2E1,CYP3A1,CYP4A1基因和GST-ml,GST-......

    作者:杨秀芬;廖梅春;杨子明;郭菁菁;高倩倩 刊期: 2009- 18

  • 常用亲水膨胀材料性能及其用于推拉型渗透泵片的初步研究

    目的:考察常用亲水膨胀材料替代聚氧乙烯作为推动层的膨胀推动剂用于制备推拉型渗透泵控释片的可行性.方法:将各材料分别压片考察其静态吸水后体积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制备相应的推拉型渗透泵片、计算相似因子f_2值,比较其体外释放度相似性.结果:所考察的各材料作为推动层的膨胀剂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体外释药行为,且12h累积释药率均达到80%以上.结论:综合考虑释药曲线线性和12h累积释药率,以羟丙甲......

    作者:王文苹;谢秀琼;杨大坚;陈新滋 刊期: 2009- 18

  • 西洋参锈腐病菌拮抗放线菌F05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目的:从老参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西洋参锈腐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F05,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佳培养基组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优化结果碳源为玉米秆粉,氮源为磷酸氢二铵,无机盐为硫酸镁、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分别为3.7206%,0.5312%,0.0355%,0.0400%,优化后活菌生物量为1.57×10~9CFU·mL~(-1).......

    作者:张爱华;周国兴;雷锋杰;张连学 刊期: 2009- 18

  • LC-ESI-MS快速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主要核苷类成分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测定冬虫夏草中腺嘌呤、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LC-ESI-MS法,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和电喷雾离子化(ESI),色谱条件为shimadzuVP-ODS色谱柱;流动相为水-甲醇-甲酸(92∶7∶1),以甲醇为提取溶剂和2-氯腺苷为内标.结果:腺嘌呤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264X+0.00622,线性范围为0.8~130.0mg·L~(-1),r=0.9987;腺......

    作者:周菊峰;黄兰芳;郭方遒 刊期: 2009- 18

  • 茵陈醇提物抗游离脂肪酸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脂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茵陈醇提物对游离脂肪酸刺激HepG2细胞所致肝脂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的正常血清和药物血清,在经毒性试验确定无药物毒性的前提下,分设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醇提物组(10%,1%,0.1%3个剂量),以相应浓度的正常血清和药物血清培养HepC2细胞,同时添加长链游离脂肪酸(FFA)刺激HepG2细胞24h.观察:①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ELISA法);②细胞内......

    作者:陈少东;冯琴;彭景华;许丽莉;刘平;刘成;胡义扬 刊期: 2009- 18

  • 水母雪莲秋水仙碱含量测定中前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筛选水母雪莲中秋水仙碱的适提取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Cl,H_2SO_4预浸水母雪莲药材,再加入氯仿浸提秋水仙碱;以HPLC测定秋水仙碱含量.结果:测定结果显示0.03mol·L~(-1)HCl预浸处理的药材秋水仙碱的质量分数为0.014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母雪莲药材经不同时间(10,20,30,40min)超声波提取秋水仙碱,HPLC测定结果差异小明显.但与氯仿浸提的结果相比较......

    作者:王莉;安黎哲;杨建;胡延萍;谢小龙;李毅 刊期: 2009- 18

  •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在加强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整理和现代中药文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药性,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科学地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

    作者:张德芹;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 刊期: 2009- 18

  •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肺癌已成为目前人类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抗肺癌方面有独到之处,可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带瘤生存期.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作者检索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机制的实验研究文献,并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基质的影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5个方面进行了分......

    作者:杨丹;田国庆 刊期: 2009- 18

  • 马钱子的毒性研究进展

    钱子有较明显的药效,在临床及民间多有应用,但因马钱子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其临床应用的毒副反应报道也多,限制了马钱子的广泛使用.马钱子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疗效肯定,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中药.文章回顾和分析了近年来研究有毒中药马钱子的文献,总结并归纳马钱子在化学成分、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减毒增效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进行中药毒性,特别是马钱子的毒性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并针对马钱子减毒增效的机制为......

    作者:贾旋旋;李文;李俊松;蔡宝昌 刊期: 2009-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