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第22期文章
  • 传统中药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生物碱成分的分离鉴别

    目的:对采自中国广西的传统中药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对交让木D.macropodum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技术(MS,NMR等)并与文献报道的数据相比较,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具有不同骨架的虎皮南生物碱,其结构分别鉴定为:lon......

    作者:贺秀丽;王松华;赵延国 刊期: 2011- 22

  • RP-HPLC测定毛冬青药材中tortoside A的含量

    目的:建立毛冬青药材中tortosideA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H3PO4水溶液(17∶83)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结果:TortosideA的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26.05~521.00μg(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

    作者:李树丽;周渊;屠鹏飞 刊期: 2011- 22

  • RP-HPLC同时测定牻牛儿苗中4种酚酸类活性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牻牛儿苗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柯里拉京,鞣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Agilent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0.4%磷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9nm,柱温30℃.结果: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柯里拉京,鞣花酸的线性范围为0.059~2.360g·L-1(r=0.9996),0.017......

    作者:赵晓雨;尹海波 刊期: 2011- 22

  • 檀香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檀香Santalumalbum叶中黄酮类成分,为檀香叶的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檀香叶的70%乙醇回流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法分离纯化,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1),牡荆苷(2),异牡荆苷(3),荭草苷(4),异荭草苷(5),白杨素-8-C-葡萄糖苷(6......

    作者:闫冲;林励;刘红菊;林志新;陈盘余;蔡聪;郑来安 刊期: 2011- 22

  • UPLC同时测定荭草花中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目的:本研究采用UPLC建立了同时测定贵州产荭草花药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高朦胧木素、花旗松素、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2.1mm×150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1,......

    作者:王爱民;鄢艳;郑林;谭安菊;李勇军;王永林 刊期: 2011- 22

  • 生地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生地黄Rehmanniaglutinosa干燥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即5-hydroxymethyl-pyrrole-2-carbaldehyde(1),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2),酪醇(tyrosol,3),5,6-二羟基-β-紫罗兰酮(......

    作者:李行诺;周孟宇;沈培强;张建兵;楚楚;葛志伟;颜继忠 刊期: 2011- 22

  • 补气中药治疗心衰新机制的研究——调节心肌能量代谢

    以心肌能量代谢紊乱为切人点探讨中药特别是补气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总结既往学术文献及研究结果,分析心衰与心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及补气中药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能量缺乏及能量代谢障碍是心衰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心衰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抑制脂肪酸代谢产能、增加葡萄糖代谢产能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中医学“气”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医学中“能量”密切相关.党参黄芪等补气中药及其相关复方及/或有......

    作者:马琰岩;张萌;马淑骅;王玉敏;高峻虹;王洪新;喻晓春 刊期: 2011- 22

  • 甘草次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甘草次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甘草次酸的抗肿瘤活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遏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多药耐药等途径发挥抗癌作用,并能与化疗药物协同作用,对于促癌剂诱发的癌变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功能.随着甘草次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高振北;康潇;许传莲 刊期: 2011- 22

  • 南、北五味子RAPD-SCAR鉴别研究

    目的:为准确鉴别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寻找一种新的鉴别手段.方法:采用RAPD-SCAR技术对南、北五味子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1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条条带清楚、重复性好的RAPD引物能够区分南、北五味子,并将其转化为SCAR标记.结论:RAPD-SCAR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鉴别南、北五味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丽静;齐欣;王玉坤;张丽;郭志富;林景卫;宋宇宁;钟鸣 刊期: 2011- 22

  • 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目的:通过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AM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壤性质的相关研究和通径分析,探讨土壤因子在滇重楼品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25个主要分布区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根系AM菌根侵染率,并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根系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侵染率在36.41%~83.37%.总皂苷与脲酶活性......

    作者:段艳涛;何忠俊;梁社往;王印;熊俊芬;湛方栋;曾睿 刊期: 201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