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科学评价含雄黄、朱砂中成药的安全性
雄黄和朱砂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临床已有上千年历史,但由于雄黄含砷,朱砂含汞,其安全性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之现有对含雄黄和朱砂中药的金属含量仍以总砷和总汞为标准进行评价,所以含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因砷、汞超标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忧虑,不但治疗作用受质疑,毒性作用被夸大,而且使其出口受限制,声誉受影响.因此,含雄黄、朱砂中成药安全性评价就尤为重要,本文就含雄黄和朱砂中成药的毒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陆远富;时京珍;石京山;刘杰 刊期: 2011- 24
-
计算机化学及其在中药分离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中药分离技术是中药研发领域的关键技术,是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化学能够从中药体系的“复杂数据”中构造模型、寻找规律.该文分析了计算机化学应用到中药分离领域的适用性、技术关键、基本模式及常用算法,介绍了提取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及其建立方法,研究了基于计算机化学的中药膜过程的若干问题,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玲娟;洪弘;徐雪松;郭立玮 刊期: 2011- 24
-
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SAP标记
目的:研究重楼属植物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RSAP分子标记技术在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方法:采用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estrictionsiteamplificationpolymorphism,RSAP)技术对重楼属8个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用10条RSAP引物即选出18对引物组合构建了8个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重楼属8个种的进化关系得到......
作者:辛本华;田孟良;吴镔锣;王巧;杨华 刊期: 2011- 24
-
不同产地丹参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对丹参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有效成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丹参药材质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采用自己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3个功能基因SmAACT,SmCMK,SmIPPI的表达量,探讨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丹参质量差异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道地产区河南、山西产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
作者:李贝宁;周晓丽;黄璐琦;王学勇;刘春生 刊期: 2011- 24
-
夏枯草氮、磷、钾吸收分配特征及其干物质积累研究
目的:研究夏枯草干物质积累及其氮、磷、钾吸收分配特性,以期为夏枯草科学施肥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夏枯草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采样,测定全株与各器官生物量及其氮、磷、钾含量.结果:夏枯草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呈线性增加趋势,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4月中旬至5月上旬植株干物质阶段积累率高,达63.71%.3月下旬至4月中旬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中;5月上甸至5月下旬茎中于物质分配......
作者:陈宇航;刘丽;郭巧生;王澄亚 刊期: 2011- 24
-
金莲花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金莲花种子品质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金莲花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率、发芽情况等指标,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利用SPSS12.0软件中的K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制定金莲花种子的分级标准.结果与结论:测定了不同产地金莲花种子品质,并初步制订了金莲花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作者:赵东岳;李勇;丁万隆;丁建宝;孙志刚 刊期: 2011- 24
-
青蒿素对根瘤菌化感效应研究
目的:研究黄花蒿释放的化感物质——青蒿素对根瘤菌的化感效应.方法:试验选用快生型和慢生型2株菜豆根瘤菌,在青蒿素质量浓度为0,20,40,80mg·L-的根瘤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分别测定在不同青蒿素浓度下根瘤菌的生长曲线、碳源利用率、胞外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根瘤的固氮酶活性.结果:青蒿素极显著的抑制根瘤菌的繁殖生长,在培养液中加入40mg.L-1青蒿素培养8h,根瘤菌的数目不到正常培养的一半.随着......
作者:李倩;吴叶宽;黄建国 刊期: 2011- 24
-
丹参转录因子SmbHLH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目的:获得丹参转录因子SmbHLH1全长基因,分析SmbHLH1基因在丹参不同组织部位,以及不同诱导子处理后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RT-PCR等技术获得SmbHLH1基因全长,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SmbHLH1基因在丹参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SmbHLH1基因由99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2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kDa;半定量RT-PCR检......
作者:汪琬宜;蒋喜红;张利华;陈平;申业;黄璐琦 刊期: 2011- 24
-
白芍饮片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白芍饮片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客观技术参数.方法:以芍药苷、芍药总苷为质量评价指标,结合白芍饮片外观性状,系统考察白芍饮片佳切片程度和厚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与干燥方式等,并通过中试生产,建立白芍饮片的产业化生产工艺客观技术参数.结果:初步建立鲜白芍和白芍煮后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即取鲜白芍或煮制后白芍,分档,投入滚筒脱皮机内刮去外皮后,置低温烘干机60℃烘9h至近干时(白芍药材在其含......
作者:金传山;李素亮;吴德玲;张伟 刊期: 2011- 24
-
北五味子及其不同炮制品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比较五味子生品与炮制品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差别,探讨五味子的炮制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炮制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含量.结果:6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9.6%,98.7%,99.7%,97.0%,97.7%,RSD分别为2.8%,3.0%,2.5%,2.9%,1.8%,2.0%.与生品相比,炮制品中五味子醇......
作者:周艳;祁英杰;闫小玉;毕开顺;陈晓辉;戴荣华 刊期: 2011- 24
动态资讯
- 1 绵茵陈药材中绿原酸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 2 淫羊藿苷促进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
- 3 真实世界中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
- 4 复方浙贝颗粒减轻难治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
- 5 选育甘草乌新Ⅰ号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分析
- 6 云南省大中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浅析
- 7 不同加工方法和成熟阶段对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8 补骨脂与木蝴蝶的本草考证及性状鉴别
- 9 拔毒生肌散及其拆方对大鼠破损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观察
- 10 夏枯草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 11 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物质基础
- 12 不同制粒方式所制颗粒的粉体学特征与颗粒的引湿性关系的研究
- 13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及六味地黄胶囊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
- 14 RP-HPLC测定消异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 15 商陆醋炙前后对动物黏膜刺激性比较研究
- 16 羌活饮片生产加工工艺规范化研究
- 17 尼奥宁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
- 18 文革时期中草药著作概述
- 19 丹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20 金莲花提取物粉雾剂的制备与体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