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基于“三要素”的中药药性认知模式构建与实践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药性概念、构成及表征的复杂性长期困扰着研究人员,亟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认知科学角度看,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就是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面对中药及其作用的感官信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指导下进行储存、提取、重建、总结,进而形成有关药物疗效性质概念的认知学过程;中药药性认知过程具有其特殊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策略.本研究遵循中药临床应用特点,明晰其特殊认识要......
作者:张冰;金锐;黄建梅;刘小青;薛春苗;林志健 刊期: 2012- 15
-
近年我国中药新药注册申请不批准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国中药新药注册申请不批准的原因,探讨其中所反映的我国中药新药研发和注册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2006——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承办的中药新药注册申请中审评结论为“不批准”的全部品种,查询每个品种不批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分类整理.统计涉及各类不批准原因的品种在全部不批准品种中所占的百分比,以进一步判读各类原因的主次关系.分析和探讨上述结果......
作者:张晓东;张磊;王海南 刊期: 2012- 15
-
吴茱萸多基原、多产地毒性效应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有毒中药吴茱萸多基原、多产地的毒性特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给小鼠灌胃吴茱萸、疏毛吴茱萸、石虎等9个不同产地样品水提取物1次或者连续15d,测定其对小鼠的大耐受量(MTD)或单次大给药量,同时观察毒性症状;亚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生化指标,计算肝脏系数,并观......
作者:李莉;赵军宁;易进海;舒光明;李波 刊期: 2012- 15
-
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吴茱萸水提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在给药后1d开始升高,3d肝毒性明显,可持续到7d.与正常......
作者:黄伟;李晓骄阳;孙蓉 刊期: 2012- 15
-
中药毒性分级概况与研究思路探讨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毒性的有无或大小是确定用药剂量、使用久暂、配伍等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对于中药毒性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采用客观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中药毒生进行科学分级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中药毒性分级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研究思路.......
作者:孙文燕;侯秀娟;王斌;朱跃兰;张硕峰;畅洪昇;孙建宁 刊期: 2012- 15
-
附子配伍甘草对CYP3A4体内活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盐酸丁螺环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考察附子配伍甘草对CYP3A4体内活性的影响.方法: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2.1mm×10mm,1.7μm);2.0mmol·L-1醋酸铵(pH7.4,A)-乙腈(B)梯度洗脱,0~2.2min,10%~60%B,2.2~2.5min,60%B,2.5~3.0min,60%~75%B,3.0~3.5min,75%......
作者:张广平;朱丽君;周娟;唐斓;刘中秋;叶祖光 刊期: 2012- 15
-
MicroRNAs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新型的、细胞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在细胞增殖凋亡、器官发育分化、肿瘤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在血清或血浆等体液中存存的循环miRNAs由于稳定性好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提示可作为一种用于评价药物毒性致靶器官损伤的新型无创生物标志物,对药物毒性的早期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乔靖怡;金若敏 刊期: 2012- 15
-
附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配伍减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平行比较附子及附子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的影响,观察甘草对附子的解毒作用,并对减毒机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平行比较了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对附子小鼠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对大鼠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以无血清DMEM将附子、附子-甘草3∶1、附子-甘草1∶1、附子-甘草1∶3的含药血清分别按5%,10%,20%稀释成......
作者:解素花;张广平;孙桂波;朱晓光;陈荣昌;张思玉;何玲;叶祖光 刊期: 2012- 15
-
附子相杀、相畏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目的:根据古代本草关于附子相杀、相畏的记载,研究与附子具有相杀、相畏配伍的中药对附子毒性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0μL·g-1体重灌胃给药,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十二指肠注射给药,20μL·g-1体重,平行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结果:附子配伍各药......
作者:张广平;解素花;朱晓光;张思玉;叶祖光 刊期: 2012- 15
-
传统中药毒性分级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中国药典》(一部)标注修订建议
中药毒性分级理论是我国传统医药对人类认识药物毒性和科学应用的特有发明和贡献,中药毒性分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重大科学问题.该文对传统中药毒性分级理论的形成历史和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基于新形势下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对中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中药毒性分级本质、科学内涵及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药典》(一部)收载......
作者:赵军宁;叶祖光 刊期: 2012- 15
动态资讯
- 1 基于物质基础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研究思路与应用
- 2 基于数据挖掘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 3 关于我国现行专利制度对中药保护的思考
- 4 复方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 5 色谱指纹图谱在制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应用
- 6 RP-HPLC同时测定淡竹叶中4种黄酮苷的含量
- 7 五苓散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8 青蛇藤正丁醇部分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9 染料木素自微乳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
- 10 蛇葡萄素混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 11 螺旋藻多糖和鼠尾藻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管的保护作用
- 12 指纹图谱在中药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研究中的应用
- 13 广西血竭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 14 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方法——摒弃还是传承
- 15 新藤黄酸体外抗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 16 延胡索的药用部位形态及组织学研究
-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芦巴中胡芦巴碱的含量
- 18 莪术醋制对大鼠胆汁代谢的影响
- 19 瘤果黑种草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 20 构建饮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中药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