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补骨脂素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本研究采用固体热解装置并引入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SVUV-PIMS)对补骨脂素的热解产物进行检测,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其初始热解路径,研究补骨脂素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SVUV-PIMS检测到3种热解产物,分别为CO,C9H6O,C10H6O2;通过理论计算出补骨脂素3种可能的裂解途径,其中,补骨脂素主要的初级分解路径是脱CO,主要二级分解反应为脱CO产物的脱CO反应.......
作者:樊海燕;廖堃;胡炜;苏加坤;田耀伟;齐飞;蔡继宝 刊期: 2012- 02
-
“一测多评”法测定三黄片中的大黄蒽醌类成分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以三黄片为研究对象,建立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与内参物大黄素(emodin)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三黄片中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进行评价,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合理......
作者:王钰莹;冯伟红;杨菲;张启伟;吉丽娜;李东影;王智民 刊期: 2012- 02
-
关于中药上市后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药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人们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该文结合药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国内外药品风险管理的现状,对中药上市后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作者:余学庆;谢雁鸣;王永炎 刊期: 2012- 02
-
基于网络生物学方法的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思考与探索
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瓶颈”之一.近年出现的网络生物学研究方法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机制系统研究提供重要而有效的新思路、新模式.本文介绍了网络生物学研究的数学基础、论述了网络生物学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网络生物学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思路.网络生物学可望为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指导中药复方药物的开发,更好地继承和发......
作者:向铮;王贤亲;刘婷;吕丹 刊期: 2012- 02
-
高通量技术与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目的:解决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技术瓶颈.方法:根据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分析了有关通量研究技术,总结了课题组在网络药理学的指导下利用通量技术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结果:快速制备、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生物芯片技术以及组合药靶网络对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毒性成分排除、药物分子机制研究均有重要价值,是中药现代化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结论:高通量技术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可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效率.......
作者:刘庆山;张梓倩;方亮;江一帆;尹小英 刊期: 2012- 02
-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和网络药理学理论的抗脑卒中神经病变靶点分析
目的:总结抗脑卒中神经病变的潜在药物靶点,为开发治疗脑卒中神经病变的创新组分中药提供资料.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总结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血管单元的3种细胞即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和凋亡的信号机制.结果:重要通路有5个:炎性因子-MMPs通路-Caspases,Ca2+-线粒体通路-Caspases,Ca2+-磷脂酶-PI-3K/AK通路,Ca2+-自由基-MAPK通路,Ca......
作者:刘庆山;方亮;王维群;张梓倩;杨洪军 刊期: 2012- 02
-
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
网络药理学应用到中药研究中,有利于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但是,鉴于中药有效物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体内过程分析,明确进入体内的成分,是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研究的前提.为此,提出体内ADME过程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
作者:许海玉;黄璐琦;卢鹏;杨洪军 刊期: 2012- 02
-
基于二分图评价模型的网络药物靶标预测改进方法
网络药理学作为新药研发领域中新的发展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而基因组药物发现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识别药物与靶标蛋白质间新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即希望根据已知交互作用建立模型预测新的交互作用,以达到发现新靶标的目的.作者针对前人提出的二分图建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有监督的基于二分图评价模型的融合算法,根据已知的药物-靶标交互作用构建二分图网络,并建立药物-靶标蛋白质对的关联性评......
作者:刘西;卢朋;左晓晗;陈建新;杨洪军;杨一平;高一波 刊期: 2012- 02
-
基于靶标识别的心脑血管潜在致病基因预测
靶标识别是现代药物研发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具体疾病的靶标识别已经成为疾病新药研发的重要问题.本文依照网络药理学的思想,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人类蛋白质反应网络和表型相似度网络,结合已知心脑血管相关靶标蛋白质,训练得到网络节点分类器,并以此预测新的潜在靶标.同以往的靶标发现方法相比,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靶标识别问题重新建模求解.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预测心脑血管疾病潜在靶标基因,为新药研发提......
作者:左晓晗;卢朋;刘西;陈建新;高一波;杨一平;杨洪军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板蓝根泡腾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蓍草中绿原酸的含量
- 3 HPLC-DAD同时测定柘树和构棘根与茎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 4 通光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 5 调经止血冲剂治疗月经失调405例的临床研究
- 6 黄芪甲苷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纤维化小鼠Toll样受体通路的作用研究
- 7 白芍总苷对脂肪肝大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抗脂肪肝作用
- 8 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期的浙江雪胆有效成分积累变化
- 9 基于“三要素”的中药药性认知模式构建与实践
- 10 卷柏属药用植物的HPLC指纹特征研究
- 11 板蓝根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活性研究
- 12 福建金线莲与菌根真菌互作过程中的蛋白质组研究
- 13 参脉注射液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与活性的影响
- 14 抗抑郁中药新药研发进展
- 15 胡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与卡瓦胡椒的对比
- 16 封面图片简介
- 17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须知
- 18 清开灵、复方丹参、黄芪3种注射液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比较研究
- 19 茯苓化学组分拆分及不交叉性研究
- 20 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