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基于吸收-代谢模型的金铃子散复方配伍研究
目的:以经典方金铃子散为范例,建立适合中药复杂系统研究的吸收-代谢模型,探讨金铃子散不同配比方吸收行为、吸收-代谢行为与复方配伍的相关性.方法:针对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建立中药吸收-代谢研究的体外模型,将药物的肠吸收模型和肝微粒体代谢模型结合起来体外模拟药物的吸收-代谢过程,HPLC定量分析金铃子散可吸收组分及吸收-代谢组分.结果:该模型可用于中药的吸收和代谢过程研究;金铃子散提取物中15个主要组分......
作者:成龙;王岚;王彦礼;梁日欣;王伟;胡楠;王建露;候瑞 刊期: 2012- 20
-
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的转运研究
目的:研究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方法:利用MTT试验研究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配伍后的转运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甲苷、川芎嗪和葛根素的吸收转运Papp皆<1.0×10-6cm·s-1,吸收转运Papp与难吸收药物阿替洛尔接近,其口服在体内的吸收......
作者:周惠芬;杨雯;张宇燕;李金辉;杨洁红;葛立军;何昱;万海同 刊期: 2012- 20
-
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作者从项目资助类别、学科分布及依托单位等方面,总结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得出项目资助率高、学科覆盖面广、重点项目及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实现突破、学科带头人连续资助项目多的资助特点,并从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成效分析,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造就杰出人才及培育创新团队,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领域......
作者:林娜;徐颖;常暖 刊期: 2012- 20
-
藏药“甲蒂(印度獐牙菜)”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等10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与质量评价
目的:建立印度獐牙菜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等10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其含量测定指标成分及其限量标准.方法:用WelchmaterialsAQ-C18色谱柱;以甲醇和0.4%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均在97%~103%;市场商品中各成分含量变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
作者:阳勇;罗维早;刘翔;王昌华;赵纪峰;秦松云;钟国跃 刊期: 2012- 20
-
藏药“生等”的基原与临床应用之文献调查
藏药“生等”是藏译音,一名多药,包括多种药材.不同地区的藏医药人员在配方和临床中使用不同的药材,容易混淆.为了准确把握配方和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生等”的基源和临床应用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文献调查,明确了各“生等”药材的应用,便于广大藏医药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在配方和临床应用中参考.......
作者:陈德道;孟宪华;张樱山;陈根平;黄玉兰 刊期: 2012- 20
-
《千金翼方》“杂疗”篇与《新修本草》对勘
为分析《千金翼方》“杂疗”篇的具体内容,该文将其与《新修本草》的相关内容进行对勘,发现《千金翼方》之“杂疗”篇实源自《新修本草》的“谨案”部分,与《千金翼方》卷二至卷四的本草专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杂疗”篇中的遗文,能与“谨案”部分相互印证、相互校勘,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助于唐代本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梁飞;蒋力生;李健;张卫;张瑞贤 刊期: 2012- 20
动态资讯
- 1 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
- 2 黑龙江省药用大型真菌资源概况及综合利用
- 3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四川省猪苓适宜性分布范围研究
- 4 PSA结合NCCS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影响因素
- 5 日本汉方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的进展
- 6 减压特号急性给药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 7 流动条件下血栓通胶囊抗血小板黏附的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
- 8 从炎性反应角度探讨清热解毒药的作用机制
- 9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0 苦参素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11 葛根素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 生姜醇提取物抗氧化与抗缺氧作用的研究
- 13 山银花(灰毡毛忍冬)适宜采收期研究
- 14 箭叶橐吾中萜类成分的研究
- 15 大黄素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P-gp表达的影响
- 16 何首乌中一个新的色原酮糖苷
- 17 基层中医院经营发展的探索
- 18 酶解栀子苷制备苷元的正交试验研究
- 19 铁皮石斛DcCDPK8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 20 氧化苦参碱抑制p38MAPK通路减轻高脂喂养胰岛素抵抗小鼠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