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何首乌快繁技术优化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目的:建立何首乌快速繁殖体系并对之进行优化;探索组织培养条件下诱导何首乌同源四倍体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何首乌的繁殖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将顶芽于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筛选何首乌同源四倍体的诱导条件.结果:何首乌佳繁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3mg·L-1+PP3330.4mg·L-1;0.2%秋水仙碱浸泡芽30h,或0.3%秋水仙碱浸泡芽1......
作者:黄和平;高山林;王键;黄璐琦;黄鹏 刊期: 2013- 10
-
桔梗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目的:针对桔梗立枯病是桔梗栽培生产上重要的植物病害,明确桔梗立枯病的病原菌.方法:通过形态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桔梗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结论:明确桔梗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
作者:张争;杨成民;李勇;隋春;梁良;褚庆龙 刊期: 2013- 10
-
种质与环境对二年生甘草群体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种质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对二年生甘草群体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甘草高活性成分品种选育与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4个甘草种质分别布置在4个不同产地进行栽培对比试验,通过UV和HPLC对甘草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种质和环境因素对甘草药材成分性状的影响同时存在,且种质对所有成分含量影响大,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受种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主导.......
作者:于福来;王文全;侯俊玲;周香珍;韩亚男;王丹 刊期: 2013- 10
-
前胡根的干物质积累与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动态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月份前胡根的干物质积累与4种香豆素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佳采收期.方法:在前胡实验区按月份采集前胡根样品,考察干物质的积累;采用HPLC对前胡根4种香豆素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结果:前胡的营养生长末期,其根的干物质积累达到大量,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基本稳定.生殖生长时期根的香豆素类成分迅速下降.结论:安徽宁国种植前胡药材佳采收期在种植当年12月至翌年2月份.......
作者:俞年军;吴文铃;刘守金;方成武;向继仁;潘黎 刊期: 2013- 10
-
参附注射液中3种痕量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测定
该文建立了参附注射液中3种痕量附子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君药附子的药效学作用提供了依据.样品经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进行纯化富集,采用ACQUITYUPLCBEHC1s色谱柱(2.1mm×50mm,1.7μm),流动相乙腈-10mmol·L-1碳酸氢铵溶液(pH10),流速0.45mL·min-1,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作者:张盼盼;张俊贞;王朝虹;卢永江;蒋晔 刊期: 2013- 10
-
气滞胃痛颗粒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成分定量分析
目的:采用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定量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气滞胃痛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Agilent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2%甲酸溶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器波长230,254,283nm,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对dif格式数据进行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结果:白芍药苷在56.5~452mg·L-1,芍药苷在107......
作者:姚东;孟宪生;王帅;包永睿;潘英;韩凌 刊期: 2013- 10
-
狼毒(月腺大戟)不同炮制品的HPLC图谱及狼毒乙素、狼毒丙素、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变化研究
为了研究辅料和温度对狼毒(月腺大戟)成分的影响,建立不同炮制品的特征图谱,该文采用不同方法和温度制备炮制品,采用Welchorm-C1s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26n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狼毒乙素、狼毒丙素及毒效成分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同时建立各自特征指纹图谱,比较其相似度.结果发现有效成分狼毒乙素、狼毒丙素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
作者:庄果;李俊松;蔡宝昌 刊期: 2013- 10
-
HPLC同时测定消臌胶囊中没食子酸和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消臌胶囊中没食子酸和橙皮苷的HPLC法,为该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消臌胶囊,选取Synergi4μHydro-RP80A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4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3nm,柱温25℃.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没食子酸和橙皮苷......
作者:林菲菲;谢文兵;于杰;许维国;牛凤兰 刊期: 2013- 10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白术芍药散提取工艺
白术芍药散是中医传统名方,临床对于腹泻有确切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有关白术芍药散的提取工艺报道较少.该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复方中10个指标性成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处理数据,对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优化白术芍药散提取工艺.结果得出白术芍药散的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量70%乙醇,浸泡1h,提取2次,每次2h.其中提取时间有显著......
作者:郑礼娟;秦昆明;蔡皓;曹岗;蔡宝昌 刊期: 2013- 10
-
醒脑静滴鼻液与醒脑静微乳中栀子苷大鼠在体鼻循环吸收比较研究
醒脑静是临床用于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有效药物,与注射给药相比,醒脑静鼻腔给药具有显著的脑靶向性,将醒脑静制成微乳鼻腔给药可以解决大剂量高浓度中药不同极性复方成分的载药问题并能够降低对鼻黏膜的刺激性.该研究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比较醒脑静不同制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大鼠鼻腔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醒脑静滴鼻液中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为(2.95±0.25)×10-3min-1,醒脑静微乳中栀子......
作者:陆洋;郝博;温然;李慧云;赵雪姣;杜守颖 刊期: 2013- 10
动态资讯
- 1 接种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菌根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
- 2 荷叶抑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优化工艺研究
- 3 HPLC测定川芎药材和饮片中游离阿魏酸和总阿魏酸的含量及其质量评价指标
- 4 管花肉苁蓉产地适宜性数值分析
- 5 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TRAP标记研究
- 6 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桑树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 7 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组的影响
- 8 口服辛芳鼻炎胶囊致过敏反应2例
- 9 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10 菱叶红景天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 11 基于p38MAPK通路初探大黄黄芩配伍对内毒素血证模型大鼠肝脏炎症的调节机制
- 12 天然小分子酚的抗焦虑作用研究进展
- 1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青川柴胡资源
- 14 泥胡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 15 金铁锁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薷药材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含量
- 17 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进展与讨论
- 18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9 大孔树脂精制苦荞总黄酮工艺
- 20 转基因天山雪莲类黄酮成分及抗肿瘤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