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植物源烟水对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
该文采用1∶500,1∶1000,1∶2000浓度的烟水处理白花丹参,研究其对白花丹参生物量和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测量指标包括地下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干重、分根数、大根粗、平均根粗、平均根长、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结果显示,1∶500和1∶1000浓度的烟水处理显著提高白花丹参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98.01%,44.3......
作者:周洁;邹琳;李佳;王晓;刘伟;方磊;李强;张芳;张永清 刊期: 2014- 13
-
金线莲形态学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以13份金线莲种质为研究对象,对其9个性状(株高、地径、叶长、叶宽、植株叶面积、叶片鲜重、叶片数、高径比、植株鲜重)进行相关、通径和主成分分析.不同种源金线莲形态学性状变异系数为2.96%~12.59%,相关性研究表明植株鲜重与地径、株高和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鲜重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株高对植株鲜重有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并通过叶片鲜重和叶片数对植株鲜重有不同程度的间接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
作者:邵清松;黄瑜秋;胡润淮;胡炳康;李燕;李明焱 刊期: 2014- 13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腈菌唑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建立了人参根、茎、叶及土壤中腈菌唑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研究了25%腈菌唑水分散粒剂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终残留量.样品经丙酮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KromasilEternity5-C18(2.1mm×150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采用质谱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在0.0......
作者:王燕;王春伟;高洁;崔丽丽;许允成 刊期: 2014- 13
-
麦冬多糖MDG-1油混悬长效注射剂的制备及药动学评价
目的:对制备的不同处方的注射用麦冬多糖MDG-1油混悬剂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评价,探究利用油性混悬释药系统以实现MDG-1注射长效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MDG-1微粒,对其粒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低黏度的大豆油中加入高黏度的蓖麻油或加入硬脂酸铝,制备不同黏度的油性介质,对其进行流变学性质考察,筛选较优处方进行体内评价.结果:微粒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1.81μm,径距为2.......
作者:时潇丽;姚春霞;林晓;沈岚;冯怡 刊期: 2014- 13
-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刺五加注射液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刺五加药材的化学组成已有报道,而未见刺五加注射液化学物质基础的研究报道.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LC-MSn)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对刺五加注射液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UltmateTM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5%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20℃.根据高分辨和多级质......
作者:黄婧;邵青;项彦华;葛志伟;范骁辉 刊期: 2014- 13
-
大孔吸附树脂脱除人参提取物中腐霉利残留的工艺研究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皂苷、黄酮、生物碱等成分的富集上,近年来用于重金属杂质和农药残留物脱除.该文主要是针对腐霉利的分子结构特点,合成新型大孔吸附树脂LKS11.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吸附性能等优点,分析不同来源的人参提取物中农药腐霉利的脱除效果.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吸附性能、解吸条件,确定了佳工艺条件.LKS-11对人参、西洋参提取物中的腐霉利具有良好的吸附......
作者:崔丽丽;郑培和;王英平 刊期: 2014- 13
-
基于提取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红参提取工艺多目标优化研究
该文使用实验设计的理念对红参提取工艺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实现在操作空间内提取单位药效物质的成本低.实验以红参提取液总皂苷提取量及提取物纯度为指标,以一提时间、一提溶剂倍量、二提时间、二提溶剂倍量为控制条件,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指标模型;同时,以溶剂成本和能耗成本构建成本模型;通过指标和成本两者之比建立目标函数用以反应单位指标所需成本,后通过相关约束条件求解优提取工艺.优提取工艺......
作者:仲怿;朱捷强;范骁辉;康立源;李正 刊期: 2014- 13
-
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黄芪切制工艺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切片多生用或蜜炙后应用,目前开展的研究中,对蜜炙工艺研究报道较多,而对黄芪切制工艺则缺少相关的研究报道,黄芪切制目前多凭药工经验操作,没有具体的切制工艺参数,很容易出现有效成分流失、发生霉变等多种问题,导致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黄芪饮片质量良莠不齐,饮片和制剂的质量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针对上述问题,该实验以优选黄芪的佳切制工艺为研究目的,采用......
作者:沈秀娟;周倩;孙立立;戴衍朋;闫雪生 刊期: 2014- 13
-
胶态二氧化硅和多孔二氧化硅作为黄芩苷固体分散载体的比较
目的:以黄芩苷作为模型药物,比较胶态二氧化硅与多孔二氧化硅作为其固体分散体载体的溶出特性.方法:将胶态二氧化硅、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黄芩苷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溶出试验,扫描电镜法、差示扫描法、X-射线衍射法鉴别固体分散体的形成.结果:黄芩苷与胶态二氧化硅、多孔二氧化硅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均能达到快速释放的目的,且随着载体比例的增加,释放加快,60min内累积释放达80%以上;黄芩苷以非晶......
作者:严红梅;丁冬梅;汪晶;孙娥;贾晓斌;张振海 刊期: 2014- 13
-
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将杭白芍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结合的一体化加工技术.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一体化加工工艺,并与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进行对比,测定各样品中折干率、水浸提物和芍药苷含量.结果:以“去皮100℃烘20min半干切片”和“不去皮水蒸半干切片”2种加工方法的芍药苷含量高;水热浸提物含量也以“去皮100℃烘20min半干切片”工艺高,而以传统加工炮制和硫磺熏蒸2种工艺低.结论:杭白芍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较传......
作者:徐建中;孙乙铭;俞旭平;王志安 刊期: 2014- 13
动态资讯
- 1 蝉拟青霉多糖对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2 新藤黄酸体外抗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 3 黄药子化学成分研究
- 4 静点脉络宁注射液出现腹痛腹泻1例
- 5 民族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成分的变异及其规律
- 6 菘蓝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动态的研究
- 7 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与发展
- 8 川草乌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 9 龙脑樟中内生真菌bn12分子鉴定及挥发性代谢产物分析
- 10 电子鼻MOS传感器阵列优化及其在中药材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 11 羟基喜树碱微透析回收率的体外研究
- 12 含复方草珊瑚片出现牙龈出血1例
- 13 基于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副产物开发禽畜用药及饲料添加剂的策略与路径
- 14 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
- 15 口服中药多组分现代缓释制剂体系的构建
- 16 栽培年限对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 17 不同酸剂诱导人工沉香的分析与评价
- 18 丹红注射液醇沉关键工艺参数筛选方法
- 19 血汗净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 通心络超微粉对大鼠络脉绌急模型的通络效应及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