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体外抗氧化研究
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RAP法)为导向,筛选红花抗氧化活性部位,随后对活性部位进行成分分离与抗氧化效应评价.从红花活性部位水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成分,分别鉴定为6-羟基山柰酚-3,6,7-三-O-β-D-葡萄糖苷(1)、6-羟基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6-O-β-D-葡萄糖苷(2)、6-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羟基红花黄色素A......
作者:乐世俊;唐于平;王林艳;唐浩;李淑娇;刘培;宿树兰;段金廒 刊期: 2014- 17
-
支持向量机在中药神经毒性成分筛查中的应用
该文通过计算324个神经毒性化合物和235个无神经毒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电荷分布及几何结构等特征的6122个分子描述符,通过CfsSubsetEval评价和BestFirst-D1-N5搜索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描述符,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化合物神经毒性判别模型.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均在80%以上.以30个确有神经毒性的中药成分作为外部验证集,进一步验证模型准确率,达73.333%......
作者:张景芳;蒋芦荻;张燕玲 刊期: 2014- 17
-
中药通关藤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4省份16产区的48份通关藤样品进行分析,建立通关藤药材FTIR指纹图谱.通过对该指纹图谱的解析表征、全谱对比、共有特征峰对比、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通关藤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通关藤样品的FTIR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运用适当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该药材的产地鉴别;指纹图谱解析、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结果能从不同......
作者:李超;杨生超;郭巧生;郑开颜;王平理;徐祥增;肖雪峰 刊期: 2014- 17
-
7种海洋矿物药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海洋矿物药主要包括珍珠、珍珠母、蛤壳、牡蛎、瓦楞子、海螵蛸、石决明等,该类药材化学成分组成相似,主要是碳酸钙和少量的蛋白质.该文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碳酸钙的含量;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碳酸钙晶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解后样品中总氨基酸进行测定.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寻找该类药材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所收集的样品中牡蛎所含碳酸钙为三方晶系方解石,石决明及珍珠母晶......
作者:司玮;阿如娜;李尚蓉;张静娴;吴婉莹;崔亚君 刊期: 2014- 17
-
HPLC-MS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
青蒿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疟药,但青蒿中其他组分的药效作用很少被考察.研究发现,当青蒿中的青蒿乙素、青蒿酸、东莨菪内酯3种组分与青蒿素按照质量比为1∶1∶1∶1的比例在小鼠体内考察药效时,与等剂量青蒿素单用组相比可以起到显著的抗疟增效作用.建立血浆中同时检测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东莨菪内酯4种组分含量的HPLC-MS方法,有助于这种增效现象在药动学层面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采用Agilent公司1200......
作者:闵青;卢炜;王满元;张东;周田彦;李良 刊期: 2014- 17
-
中药甘草中微量元素与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为明确与甘草中有效成分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种类,揭示微量元素对甘草质量的影响,依据国家药典标准,采用HPLC测定甘草样品中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微量元素(Cu)、锌(Zn)、(锰)、铅(Pb)、硒(Se)、镉(Cd)、镍(Ni)、镧(La)、钠(Na)、铬(Cr)、镁(Mg)、铁(Fe)、钙(Ca)、铝(Al)、钾(K)、锶(Sr)的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
作者:刘长利;尹艳;张淑华;李倩;陈敏;郭昫 刊期: 2014- 17
-
基于现代电子舌技术的传统苦味中药黄连的苦味物质基础研究
对代表性苦味中药黄连进行色谱分离,得到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groenlandic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corydaldine和阿魏酸甲酯(ferulicacidmethylester)7种化合物.对其中的6种生物碱进行电子舌苦度评价及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具有明......
作者:梁晓光;吴飞;王优杰;富臻;王源;冯怡;梁爽 刊期: 2014- 17
-
microRNA与左室肥厚
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生物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生物学中起着类似于“总开关”的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会出现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NA在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回顾了miRNA在压力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并明确了其对左室肥厚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段练;熊兴江;刘咏梅;王阶 刊期: 2014- 17
-
难溶性天然药物增溶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应用的重视,难溶性天然药物的增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活性成分大多数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溶解性差等问题,导致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阻碍了其在制剂研发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增溶方法,增加难溶性天然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十分重要.该文就近年来制剂开发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如前体药物技术、包合物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共晶技术、渗透泵技术、液固压缩技......
作者:钟慧;朱源;余江南;徐希明 刊期: 2014- 17
-
牛黄解毒片的安全性评价
含雄黄的牛黄解毒片用于临床已有800余年历史,但由于雄黄含砷,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关注度高、争议大.对含雄黄的传统中成药而言,目前存在2个认识误区,其一是把雄黄毒性与砒霜相提并论,其二将雄黄贬得一无是处,可有可无,要求从复方中将其去除.含雄黄的牛黄解毒片到底有多毒?该文结合牛黄解毒片的研究进展对此作一综述,并提出不同见解:①以总砷为标准评价含雄黄中药的安全性不妥;②雄黄的服药量和服药时间的长短决定其毒......
作者:封玉玲;苗加伟;李晶;孙安盛;刘杰 刊期: 2014- 17
动态资讯
- 1 柳叶蜡梅扦插繁殖研究
- 2 丹参蛋白激酶SmSnRK2.4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3 紫檀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ATP酶、COX活性影响
- 4 黄芪生脉胶囊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研究
- 5 金复康口服液二次开发总体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
- 6 苗药金乌健骨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IL-17-STAT3信号影响的研究
- 7 牛尾菜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 8 干燥方法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9 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及其细胞地理学研究
- 10 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 11 不同配伍对川芎嗪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
- 12 方剂的复杂性与中药新药开发
- 13 论道地药材品质辨识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策略
- 14 地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5 萆薢总皂苷对大鼠慢性高尿酸血症和肾小管尿酸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
- 16 HPLC同时测定小柴胡汤中5种有效成分
- 17 益气解毒方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 18 黄精属6种植物的SSR遗传差异分析
- 19 番荔枝皮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20 中药材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显微鉴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