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硫磺熏蒸对杭白菊化学品质的影响
该文采用HPLC对硫熏前后杭白菊中的8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比较,发现硫熏前后的杭白菊化学组成有较明显的差异,黄酮苷类及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降低,而黄酮苷元的含量升高,酚酸类成分含量降低,进一步采用SMCAP+11.0软件对硫熏前后的杭白菊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小二乘聚类判别模式分析(PLS-DA);PCA分析结果显示,6批杭白菊样品分别聚成2组,分别为杭白菊热风干燥组和硫熏组;通过PLS-DA分......
作者:王珊;郝丽娟;朱晶晶;张启伟;王智民;张宪;陆兔林 刊期: 2014- 08
-
杜仲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杜仲叶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的干燥叶.为了深入了解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反相ODS,SephadexLH-20,Rp-HPLC制备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从杜仲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为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
作者:杨芳;岳正刚;王欣;张修朋;柴江;崔九成;宋小妹;梅其炳 刊期: 2014- 08
-
栀子及其活性成分栀子苷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口服西药为主,疗效迅速,但临床中多有不良反应以及未能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报道,不适于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即中医理论所述的消渴症,历史悠久.近年来,不少学者以中药提取物或分离的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以期开发出治疗、预防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因此,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中药栀子及其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栀子苷有着显著的降糖效果,并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应......
作者:姚冬冬;舒娈;杨蕾;贾晓斌 刊期: 2014- 08
-
中药提取新技术及其在国内的转化应用研究
提取是中药制药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提取新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制造工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关键,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该文首先简述了国内研究报道较多的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半仿生提取法、酶法提取、动态逆流提取、减压沸腾提取等提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与发展现状.在提取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方面,统计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提取新技术的资助情况及其研究成果概况,国家知识产权局......
作者:王赛君;伍振峰;杨明;王雅琪;王芳;柯刚;黄居敏 刊期: 2014- 08
-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一直被作为一种抗感染、抗炎症的药物用于胃肠道的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而这种活性已经被临床、动物以及体外细胞实验所证实.黄连素发挥治疗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抵抗的机制主要包括: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以及胰岛细胞的再生;具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作用;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减少能量的产生;可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糖的代谢......
作者:邓晓威;谢宁 刊期: 2014- 08
-
激素处理、光照、温度对北柴胡出苗特性的影响
“中柴1号”北柴胡种子播种在以大田耕层土作为育苗床的塑料盆中,并在温度15,20,25,15~25℃,光照8,12h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出苗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恒温温度(15℃)与较高恒温温度(25℃)均不利于北柴胡出苗,但对增强幼苗根系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变温(15~25℃)较恒温显著促进北柴胡出苗;光照时间12h时,能够提高北柴胡出苗速率、出苗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根系活力,但不能提高北柴胡出苗率......
作者:李志飞;陈兴福;徐进;孟杰;蒋涛;张玉;杨兴旺 刊期: 2014- 08
-
引发条件对干旱胁迫下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了优化白花蛇舌草种子的引发条件,提高白花蛇舌草种子和幼苗的抗旱性,采用均匀设计优化GA3,KNO3,PEG等引发剂的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引发处理后种子置于15%PEG干旱胁迫下发芽并在1/4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30d.结果表明,366mg·kg-1GA3引发1h显著促进白花蛇舌草种子萌发,提高干旱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促进幼苗的生长;3.0%KNO3引发1h显著促进白花......
作者:朱再标;卢魏魏;郭巧生;曹亚悦;冯杉;宁梓君 刊期: 2014- 08
-
我国唐古特大黄主产区资源现状调查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分析
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是中药大黄的重要基原,然而,由于多年的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该文在查阅唐古特大黄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了本课题组提出的线路样方法和植被+土壤类型图面积估算法对青海、甘肃和四川3省区15个县的野生和5个县的栽培唐古特大黄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野生唐古特大黄分布范围与历史记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
作者:李莉;刘凯;魏胜利;程小丽;刘娟;任广喜;王文全 刊期: 2014- 08
-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东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该文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及“发汗”处理加工丹参药材,并对切段样品和整体样品进行了晒干和阴干处理,通过测定药材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及不同形式药材干燥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干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迷迭香酸损失明显,但整体药材优于切段;烘干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影响较大,高温(80~100℃)易造成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大量损失;丹参......
作者:赵志刚;郜舒蕊;侯俊玲;王文全;许振光;宋嬿;张现明;李军 刊期: 2014- 08
-
栽培金银花农艺性状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通过资源调查与收集,观察和测量了金银花栽培种质41个分类群共743份植物样本的株高、叶长、叶宽、花药长、单枝花蕾数、花蕾颜色等63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63个编码性状中筛选出6个主成分因子共16个关键性状,作为新的变量,采用Ward联接法和平方Euclidean距离对41个OTU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距离11.84为阈值,41个种质被分为5组.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叶形和株型、花蕾性......
作者:张山山;黄璐琦;袁媛;陈平 刊期: 2014- 08
动态资讯
- 1 中药材GAP实施的复杂系统论-- 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 2 对中成药使用说明书的几点建议
- 3 甘草水提物中miRNA对人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离子液体辅助萃取山高粱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 5 京尼平苷对慢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 6 2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多晶型现象初探
- 7 云母对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8 《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海马的基原与性状探讨
- 9 参附注射液30106例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
- 10 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果糖转运体9表达的影响
- 11 菘蓝不同栽培类型植物性状与质量评价研究
- 12 模式生物果蝇在中药活性评价及其治疗功效表征中的应用与展望
- 13 复方丹参片调控AT1介导花生四烯酸PLA2-COX2/5-LOX代谢途径防治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 14 一测多评法测定秦皮药材与饮片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
- 15 服过量山豆根煎剂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 16 珍稀药用植物珠子参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17 人工种植茅苍术佳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 18 白马骨化学成分研究
- 19 HPLC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辛弗林、氢溴酸槟榔碱的含量
- 20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肝硬化腹水敷脐用药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