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龙骨马尾杉PcHDR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该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龙骨马尾杉Phlegariruscarinatus(Desv.)Ching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1-hydroxy-2-methyl-2-(E)-butenyl4-diphosphatereductase,HDR1基因PcHDR1的编码区进行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根据实验室已获得的龙骨马尾杉转录组数据,从中获得1条编码......
作者:张志利;吕海舟;郭溆;何柳;宋经元;孙超;罗红梅 刊期: 2016- 22
-
中药功效成分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药功效成分是中药发挥防病治病等重要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大多数的中药功效成分都来自药用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衍生物.目前中药功效成分的获取主要是从源生物中直接提取,提取成本高,收益极低.中药微生物合成生物学,通过在微生物中导入目标产物的合成途径,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目标成分,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中药活性物质获取途径.通过异源宿主发酵大规模产中药功效成分,解决了中药功效成分含量低,提取分离困难,未来将极......
作者:苏新堯;薛建平;王彩霞 刊期: 2016- 22
-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策略
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既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石.该文综述了近期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天然合成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的一般策略:即首先通过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和化学反应原理、已分离鉴定的中间产物等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然后利用共表达分析和/或基因簇发掘筛选出途径中的候选基因;后对所有候选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和酶活性检测确定参与代谢途径的酶,并可在原物种中进行......
作者:邹丽秋;匡雪君;孙超;陈士林 刊期: 2016- 22
-
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显著抗癌效果的萜类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有效的抗癌药物,目前生产主要依赖于红豆杉,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建立新的紫杉醇来源途径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紫杉醇合成途径基本框架已经确定;参与紫杉醇合成相关酶基因大部分已被克隆和鉴定;已经在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中异源合成了紫杉醇的前体物质紫杉烯和5α-羟基紫杉烯.该研究对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及紫杉醇药物中间......
作者:匡雪君;王彩霞;邹丽秋;李滢;孙超 刊期: 2016- 22
-
长春花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以长春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以期为相关基因的异源表达、基因的预测、物种的进化研究提供指导.该研究以长春花的30437条蛋白质编码序列为数据来源,对长春花密码子组成和密码子偏性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计算和统计分析.计算了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terpenoidindolealkaloids,TIAs)生物合成途径中25个关键酶基因含有大肠杆菌或酿酒酵母稀有密码子的比例.结果显示,长春花基因......
作者:李滢;匡雪君;朱孝轩;朱英杰;孙超 刊期: 2016- 22
-
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是全局性研究小分子代谢物的一门科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复杂体系.代谢物是药用植物代谢合成的产物,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随着本草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中药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将会迎来蓬勃发展.该文介绍代谢组学技术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以及药用植物代谢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鉴别和质量评价,品种选育和抗逆研究,代谢途径解析,代谢网络、代谢工程研究......
作者:段礼新;代云桃;孙超;陈士林 刊期: 2016- 22
-
基于454ESTs的麻黄转录组研究
该研究应用454GSFLXTitaniu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年生草麻黄Ephedrasinica的草质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8389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sequencetags,ESTs),序列平均长度为373bp.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麻黄的EST合并拼接,获得18801条一致性序列(unigene).通过与公共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对所得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
作者:闫海霞;罗红梅;李滢;孙永珍;孙超;钱忠直;陈士林 刊期: 2016- 22
-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降低血管脆性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途径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晰,即首先合成二氢黄酮类的柚皮素或松属素,然后进一步通过分支途径合成黄酮、异黄酮、黄酮醇、黄烷醇和花色素等.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为其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在大肠杆菌或酵母中合成了黄酮类化合物,如柚皮素、松属素和非瑟酮等.合成生......
作者:邹丽秋;王彩霞;匡雪君;李滢;孙超 刊期: 2016- 22
-
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
结构复杂多样的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通过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来实现天然产物的异源合成,被认为是解决复杂、稀缺天然产物来源问题具前景的途径.DNA组装技术与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两大关键技术.前者可以将多个元件组装成超长DNA片段,实现代谢途径的重建,后者可以通过底盘基因组的改造,增加底盘与外源途径的适配性.该文综述了DNA组装技术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天然产物......
作者:匡雪君;邹丽秋;李滢;孙超;陈士林 刊期: 2016- 22
-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与调控研究
长春花含有多种具有重要药理活性的萜类吲哚生物碱(TIA).TIA的生物合成与调控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3α(S)-异胡豆苷是TIA生物合成的重要节点,由裂环马钱子苷和色胺缩合而成.前者通过环烯醚萜途径生成;后者通过吲哚途径生成.由3α(S)-异胡豆苷分别经过多步酶促反应生成文多灵和长春质碱,然后两者缩合生成α-3,4-脱水长春碱,进而生成长春碱和长春新碱.AP2/ERF和WRKY等多种转......
作者:匡雪君;王彩霞;邹丽秋;朱孝轩;孙超 刊期: 2016- 22
动态资讯
- 1 藏柴胡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 2 一株具有抗HepG2活性的胡桃楸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研究
- 3 白木香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4 U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毒性成分含量优选苍耳子的炮制工艺
- 5 文革时期中草药著作概述
- 6 植物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7 蒙药五味风湿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8 角果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9 长春花毛状根培养及抗癌生物碱产生的研究
- 10 补肾健脾活血排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11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肠黏膜NO和ET的影响
- 12 HPLC测定3种含动物中药复方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 13 黄花蒿轮作模式的研究
- 14 绿原酸致敏性的综合研究与评价
- 15 空心莲子草化学成分及抗癌活性研究
- 16 黄芪多糖对1型糖尿病小鼠胰腺β细胞总质量的影响
- 17 经典名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实践
- 18 金钗石斛试管苗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 19 茉莉酸甲酯对曼陀罗毛状根中主要莨菪烷类生物碱成分积累和释放的影响
- 20 白术、苍术种子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