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小蓟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综合运用硅胶、MCI、Sephadex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小蓟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5个,分别鉴定为:4’,5,6-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1),4’,5-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2),sorbifolin-6-O-β-glucopyranoside(3),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5),槲皮素-3-O-β-D-葡萄糖-......
作者:马勤阁;魏荣锐;柳文敏;桑志培;张肃;王全钦;冯占文;李璐君;李亚萍 刊期: 2016- 05
-
斑蝥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运用MCI树脂、硅胶、高效液相反相制备色谱等技术手段从斑蝥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MS,1D-NMR,2D-NMR波谱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1R*,2R*,3S*,6R*)-1-甲醇羟基-2-甲基-3,6-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酰亚胺]-2’-甲基-2’-丁烯酸乙酯(1)、斑蝥素(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R-......
作者:曾瑶波;刘晓玲;李创军;周兴;张小梅;阳勇;杜洪飞;谭春斌;张渝渝 刊期: 2016- 05
-
丹参酚酸类成分研究进展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酚酸类成分是丹参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治疗.该文对丹参酚酸类化学成分和近十年国内外药理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其研究和开发前景,以期为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梁文仪;陈文静;杨光辉;朱丹;毛鑫;邵岩岩;吴玲芳;张晓雪;张兰珍 刊期: 2016- 05
-
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世界范围内化学药抗生素的滥用和“超级细菌”的层出不穷,细菌耐药性对人类的危害愈发严重,且有不可抑制的趋势.在化学药抗生素相对匮乏的今天,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抗耐药机制神秘的中草药,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耐药性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思路.故近年来筛选、提取、分离天然植物及中药中有效的耐药抑制剂,探讨其抗耐药性机制,已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热......
作者:韩飞;幸仁汇;陈琳琦;陈来;熊魏;杨明;赵志冬 刊期: 2016- 05
-
三七总皂苷心脑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溶血反应
三七总皂苷(totalsaponinsofPanaxnotognseng,PNS)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确的治疗效应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皂苷所具有溶血特性与其分子结构类型及用药剂量有关.该文一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PNS在心脑血管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多项研究表明,PNS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血栓、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脑缺血损伤等方面的作......
作者:韩淑娴;游云 刊期: 2016- 05
-
基于SIC算法的丹参醇提过程近红外定量模型更新研究
以丹参醇提过程为研究载体,采用离线方式采集过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以HPLC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小二乘法建立丹参酮ⅡA的定量校正模型,对丹参提取过程进行监测.由于原药材批次间的质量差异性,会危及原有模型稳健性,基于此,该文首次将简单区间计算法(simpleintervalcalculation,SIC)应用于中药提取过程近红外定量模型更新,且与randomselection(RS)更薪方法进行比......
作者:贾帅芸;徐冰;杨婵;崔向龙;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6- 05
-
HPLC-UV-ELSD同时测定黄芪水提液与含醇提取物中6种成分
建立参芪扶正注射液2种中间品中6种药效成分的HPLC-UV-ELSD分析法,并探讨在不同检测器上建立一测多评分析法的可行性.选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分别作为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的内标,计算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芪皂苷Ⅱ相对于各自内标的相对校正因子,后将样品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
作者:罗雨;李文龙;黄文华;刘学华;宋艳刚;瞿海斌 刊期: 2016- 05
-
内嵌汉防己甲素纳米粒的复合微球的制备与体外评价研究
为将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经呼吸道输送至病变部位,该文制备了一种具有“内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的复合微球,并对其形貌、释药性能、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等进行了研究.采用乳化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Tet的PLGA纳米粒子,以甘露醇为基质,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共聚焦显微镜对其性状、粒径进行表征.运用反相高效液相......
作者:史琛;孟睿;李珂 刊期: 2016- 05
-
加热处理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稳定性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研究中药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稳定性,及不同加热白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白芷用不同加热处理后,应用HPLC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体外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微量法测定热处理白芷后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加热后欧前胡素含量升高;除90℃加热2h外,异欧前胡素含量亦高于生品.白芷加热前后均对酪氨酸酶具有激活作用,同一温度和处理时间下,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随白芷提取物浓度升高而增强.热处理使白芷......
作者:李昌勤;彭琳娜;姚辰;陆程灿;康文艺;王金梅 刊期: 2016- 05
-
黄芩饮片等温吸附与解吸曲线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为充分了解黄芩饮片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基于热力学基本理论,采用静态称量法,得到黄芩饮片在25,35,45℃,水分活度为0.10~0.85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解吸数据,选用8种常用吸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探讨黄芩饮片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Peleg模型是描述黄芩饮片吸附解吸特性的佳数学模型,并由模型方程计算得到黄芩饮片的绝对安全含水量与相对安全含水量约为9.22%,13.51%;黄芩饮片的......
作者:郑龙金;何雁;张俊鸿;王文凯;李翔;饶小勇;王锋;罗晓健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黄连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2 醋制降低甘遂乙酸乙酯部位致小鼠肝脏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 3 基于聚类及因子分析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 4 白花蛇舌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 5 肿节风中迷迭香酸成分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 6 白头翁组织培养研究
- 7 朱砂安神丸、朱砂、硫化汞、氯化汞、甲基汞对小鼠肾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8 胖大海中脂肪酸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 9 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 10 基于3S技术的四川省川红花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研究
- 11 样本数据重复性对NIR校正模型的影响
- 12 不同炮制工艺丹皮炭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
- 13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4 PCR增强剂对药材DNA分子鉴定的影响
- 15 瓜蒌与瓜蒌条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谱效关系研究
- 16 经典名方的中药基原考证方法与示例
- 17 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 18 疏血通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耐受作用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9 基于中药指纹图谱多维信息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进展
- 20 栽培毛喉鞘蕊花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