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重点是原料,还是工艺?——以葛根芩连汤为例探讨中成药质量一致性控制方法
以葛根芩连汤为示范,研究中药原料和生产工艺对中成药质量一致性的影响,提出保障中成药质量一致性的方法.研究表明生产工艺对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影响一般不超过5%,而原料的影响甚至会超过30%,证明后者的影响远高于生产工艺.采用调配技术,提高了原料的质量一致性,使得调配后原料生产的产品与参照组批间差异<5%,进而提高了成品质量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情况下影响中成药质量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应当加强......
作者:钟文;陈莎;章军;王跃生;刘安 刊期: 2016- 06
-
饮片规格对何首乌化学成分溶出和肝细胞毒性的影响
根据不同规格何首乌的煎煮成分对肝细胞毒性的差异,探讨何首乌饮片规格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建立何首乌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规格何首乌水煎液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以其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的抑制率作为肝毒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相关分析,试图找出与毒性相关的化合物.结果显示不同规格何首乌饮片成分溶出差异较大,何首乌打粉饮片的肝细胞毒性显著强于何首乌块状饮片;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发现......
作者:李雨萌;李瑞煜;牛明;李春雨;柏兆方;冯五文;章从恩;谭鹏;黄之镨 刊期: 2016- 06
-
分子水平生药研究的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该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5-2015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发表的有关分子水平生药研究的论文以及上海知识产权(专利)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关授权专利进行检索和分析,发现经历了20年的发展,该领域论文总量达22462篇,论文基金资助率达63%;涉及50家核心研究机构、888位核心作者、18种核心期刊;授权专利有496项,涉及中药材90种.从论文和专利的数量,期刊、机构和作者群的规模以......
作者:刘扬;王俊文;童元元;杨策;黄满婷;雷蕾;李海燕 刊期: 2016- 06
-
从“药食同源”探讨抗衰老中药激活AMPK通路改善能量代谢的潜在机制
关于中药的抗衰老功效,已经有许多相关报道,但是对于其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阐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是能量代谢的感受器,能够延长寿命这一效应,在不同实验中都得到相应的证实.过表达或用二甲双胍激活AAK-2/AMPK均有延长线虫、果蝇寿命的功效.AMPK抗衰老的可能下游通路包括TOR/S6k途径、FOXOs途径、CRTC途径等.中医......
作者:刘东岩;李亦晗;徐砚通;朱彦 刊期: 2016- 06
-
借超分子“印迹模板”的自主作用解开金(山)银花纷争
自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金(山)银花分列后,纷争便不断上演,且愈演愈烈.尽管《中国药典》将“双花”分列,却没有给出两者在中药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的差异以及具体解决办法,难以使中药行业人员信服.众所周知,在漫长的中药入药史上,一药多种,一种多药的现象俯首可拾;到底能合能分应该由临床等效情况确定.透过2015年版《中国药典》,仍可看出金(山)银花之纷争仍未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这可能欠缺对中医临......
作者:贺福元;贺红;邓凯文;杨岩涛;周逸群;石继连;刘文龙;唐宇 刊期: 2016- 06
-
基于“异类相制”的雷公藤复方配伍减毒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雷公藤复方配伍前后对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期阐明基于“异类相制”中医理论的清络通痹方对雷公藤的配伍减毒机制.通过GC-MS/MS分析获得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组和清络通痹方组大鼠血浆代谢轮廓,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显示3组在得分图上区分明显,.清络通痹方组各观测值存在着向正常组移动的趋势,提示了清络通痹方......
作者:谢彤;周学平;林丽丽;徐建亚;沈存思;冯哲;周玲玲;单进军 刊期: 2016- 06
-
羟喜树碱2种固体分散体在SD大鼠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的比较
为了提高羟喜树碱的生物利用度,该研究制备了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评价其溶解度、溶出度.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和羟喜树碱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取血,以喜树碱为内标,HPLC测定羟喜树碱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羟喜树碱2种固体分散体的Cmax,AUC0-t及AUC0-∞与原料药相比都有显著性提高.羟喜树碱固体分散体的AUC0-t与原料药的AU......
作者:吴先闯;郝海军;刘瑜新;宋晓勇;张永州;张红芹 刊期: 2016- 06
-
基于UPC2-/TOF-MS技术的果糖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组学研究
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果糖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与正常大鼠血清中脂类代谢物的变化,筛选出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超高效合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C2-Q/TOF-MS)技术分析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血清代谢谱图,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组的代谢谱差异,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的代谢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并筛选出11个差异代谢物,利......
作者:张淑丽;王怡萍;杜振霞;薛梦;张娇;马群 刊期: 2016- 06
-
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与发展
功效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上对中药复方临床作用的总结,是复杂化学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通过对传统中药复方功效发展,中药复方对症功效,复方功效与药理效应关系,复方功效相关物质基础研究及评价等不同方面问题的探讨,分析和总结了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旨在为中药复方新药功......
作者:刘建勋;任建勋;林成仁 刊期: 2016- 06
-
鼠尾草属中药材基原考证
通过系统查阅古籍本草文献,结合植物志对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形态与地理分布的描述,对本草中记载的作为中药材使用的6种鼠尾草属药材的基原植物进行考证,指出丹参Salviamiltiorrhiza及其近缘种是丹参的基原植物,云南鼠尾草S.yunnanensis是滇丹参的基原植物,荔枝草S.plebeia是荔枝草的基原植物,石见穿的基原植物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pilosa或华鼠尾草S.chinensi......
作者:王颖莉;郝近大;李旻辉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葛根素通过调控活性氧对缺氧诱导的PASMCs增殖的影响
- 2 小叶莲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3 RP-HPLC测定几种花类药材黄酮含量
- 4 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鉴别中的应用
- 5 党参交配系统及自花结实率低的初探
- 6 中药鬼箭羽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 7 代谢组学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8 口服降血糖药在社区医院的应用及经济学分析
- 9 感冒药YL2000水煎剂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 10 液固压缩技术改善丹参酮ⅡA释药的评价研究
- 11 半夏曲炮制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鉴定
- 12 三圣丸口服液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 13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现代化
- 14 以多种数学模型探求降脂颗粒组方配伍优化的研究
- 15 MD-HPLC联用研究中药苏合香对西药舒必利脑药和血药浓度的影响
- 16 少毛北前胡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 17 β-榄香烯衍生物(ET)诱导NB4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18 基于苦碟子注射液HIS数据临床实效研究
- 19 中药治疗肿瘤的安全性评价
- 20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