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中药冬虫夏草和所含多种冬虫夏草菌拉丁名混用的历史和现状
中药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和蝠蛾科幼虫尸体的物种混合体.但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使用同一拉丁名Ophiocordycepssinensis(≡Cordycepssinensis),导致特指概念不清和争议,甚至影响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大众的市场消费心理.该文综述了冬虫夏草(虫菌复合体)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名混用的历史考证和现状,以及文献中有关天然冬虫夏草更名的建议.有学者建议O.sinensis用于多种冬......
作者:姚艺桑;朱佳石 刊期: 2016- 07
-
莪术醋制对大鼠胆汁代谢的影响
通过考察莪术醋制前后对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期探讨莪术醋制对胆汁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分别制备生、醋莪术醇提液及生理盐水溶液,灌胃给药0.5h后做胆总管插管引流术收集12h内大鼠胆汁;胆汁样品1∶3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UPLC-TOF-MS分析;采用单维统计与多元统计相结合,PeakView软件与网络数据库相比对的数据分析方法,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醋制前后莪术提取物对大鼠胆汁代谢谱......
作者:顾薇;陆兔林;李金慈;王巧晗;潘自皓;季德;李林;张季;毛春芹 刊期: 2016- 07
-
石斛的历代质量评价沿革与变迁
石斛为名贵中药之一,市场种质混杂,其质量评价主要依靠辨状论质.为了解历代医药学家对石斛的质量评价观,该文对历代本草书籍中石斛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历代本草认为石斛的质量与种质、产地、加工及性状密切相关.石斛的种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的临床应用侧重不同.自清代以来就推崇霍山石斛为道地.石斛的加工主要以鲜石斛和干石斛为主,两者临床应用各有侧重;枫斗的商品规格可能始自清代......
作者:赵玉姣;韩邦兴;彭华胜;彭代银 刊期: 2016- 07
-
药用血竭品种新考
该通过对古代中医药文献的梳理指出早在南北朝时期将紫胶虫在紫矿树Buteamonosperma中吸食营养后所分泌之物作为血竭使用,但唐代之后便不被使用.唐代起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的树脂被作为血竭使用,但在宋代编撰《本草图经》前后(公元1020年)便退出主流市场.后世药用血竭使用的2个品种为百合科的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及棕榈科植......
作者:张卫;张瑞贤;李健;赵海亮 刊期: 2016- 07
-
安徽药用植物分布新记录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安徽省黄山区普查队通过野外采集及资料整理,发现了地理新分布的3个新属和9个新种.安徽省地理新分布属是蝎子草属Girardinia、假楼梯草属Lecanthus和舞花姜属Globba.新记录植物种分别为光叶鳞盖蕨Microlepiacalvescens、杭州鳞毛蕨Dryopterishangchowensis、细齿水蛇麻Fatouapilosa、浙江蝎子草Gira......
作者:刘鹤龄;程铭恩;彭代银 刊期: 2016- 07
-
肠S9温孵法研究川芎多成分肠吸收过程中的肠壁代谢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system,BCS)研究中,肠吸收性评价实验要考虑吸收过程中的肠壁代谢问题,因此该研究选用大鼠肠S9对川芎中多成分的肠壁代谢进行研究,为进一步BCS肠吸收性评价实验厘清代谢影响.利用大鼠肠S9对川芎水提液进行体外温孵实验研究,通过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比研究多成分色谱峰面积温孵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川芎水提液经肠S9......
作者:杨文宁;李博;王豪;陈新晶;杨立媛;刘洋 刊期: 2016- 07
-
多成分药物序贯代谢方法用于川芎水煎液多成分不同阶段吸收代谢研究
中药作为多成分药物,其代谢与吸收相关性问题,可以通过序贯代谢方法开展,并为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决定吸收的肠渗透性成分选择提供遴选依据.该研究以川芎为研究载体,采用在体封闭肠环的实验方法,并且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川芎水煎液中的多成分口服给药吸收和序贯代谢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川芎水煎液中鉴别了14个主要成分,其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F,G,I,J,3-羟基丁基苯肽6个成分以原型吸收入血,可作为中药生物药......
作者:刘洋;罗志强;吕贝然;赵海誉;董玲 刊期: 2016- 07
-
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研究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systemofChinesemateriamedica,CMMBCS)研究中,多成分同时测定时需要考虑成分间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该研究以荷叶为研究载体,采用离体翻转肠囊实验方法,对荷叶中的多成分在肠道的吸收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已知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实验表明荷叶提取物中有19个成分可透过肠壁吸收,各成分吸收强弱差异......
作者:侯成波;董月柳;尹秀文;刘洋;孙慧娟;陈樱璎;董玲 刊期: 2016- 07
-
4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BCS分类及吸收机制的初步研究
该研究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system,BCS),研究山柰酚、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4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并对其进行BCS分类;同时对其吸收机制进行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溶解度测定方法对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溶解度的测定,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利用MTT法筛选出合适的给药浓度进行细......
作者:李慧芳;张冬;曲文君;王海霖;刘洋;阿里穆斯;崔箭;董政起 刊期: 2016- 07
-
盐酸小檗碱在黄连水煎液中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性研究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基础研究之一是在多成分环境下对单一成分进行研究,即除成分自身溶解性和渗透性外,需结合多成分环境下造成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各自提升度进行分类研究.该研究以小檗碱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在黄连水煎液中的水溶解性及肠渗透性变化规律.其中采用经典摇瓶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在不同pH缓冲液及不同浓度的黄连水煎液中的溶解度,并分别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及肠道灌流并行采血模型进行小檗碱的肠......
作者:隗丽;朱美玲;董月柳;董玲;刘洋;陈江鹏;尹秀文 刊期: 2016- 07
动态资讯
- 1 基于药性组合的姜黄、郁金、莪术的性效关系研究
- 2 牡丹和芍药种皮、种仁及种皮提取物中10种芪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测定
- 3 穿心莲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ApPDS的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
- 4 一测多评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与芍药内醋苷的含量
- 5 蜘蛛香环烯醚萜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5-HT和5-HIAA的影响
- 6 金线吊乌龟茎叶中生物碱的研究
- 7 马堃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
- 8 HILIC测定三七片中三七素的含量
- 9 活血生肌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观察
- 10 美丽红豆杉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 11 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 当归多糖铁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 13 地黄种质资源生物性状的比较研究
- 14 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作用靶点预测、有效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探索中的应用
- 15 猪胆药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控制概况
- 16 肾康注射液调控ERK1/2/MMPs信号通路促进肾衰竭模型鼠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和机制
- 17 柱前衍生化法评价不同品种和产地柴胡药材和饮片的质量
- 18 基于GBM倾向评分法对疏血通注射液导致谷丙转氨酶异常变化的影响分析
- 19 红波罗花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20 共处理辅料甘露醇-HPMC生产工艺放大及在中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