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葫芦二烯醇的异源高效合成研究
葫芦二烯醇具有抑制炎症和抗癌活性,同时为罗汉果甜苷和葫芦素等重要中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本前体.为获得高效生产葫芦二烯醇的酿酒酵母细胞工厂,该研究首先从罗汉果中克隆到葫芦二烯醇合酶(CBS)基因,通过在三萜化合物底盘菌WD-2091中异源表达和发酵后,产物经过GC-MS鉴定获得产量为27.44mg·L-1工程菌.再进一步调控工程菌中葫芦二烯醇合酶基因表达,终成功获得葫芦二烯醇提高202.07......
作者:李守连;王冬;刘怡;林庭庭;唐金磊;花尔并;张学礼;戴住波;黄璐琦 刊期: 2017- 17
-
川芎转录组SSR分析与EST-SSR标记的开发
该研究通过组装川芎根转录组数据获得24422个unigene,随后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了SSR检测,共检测到4073个SSR位点.对检测到的EST-SSR进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单核苷酸重复多,占41.0%.SSR所在序列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在Nr中有2201条序列能够被注释,同时SSR所在序列还被注释到49个GO分类和242个KEGG代谢通路中.利用SSR检测结果进行了EST-SSR标记开发,合......
作者:袁灿;彭芳;杨泽茂;钟文娟;牟方生;龚一耘;戢沛城;蒲德强;黄海燕;杨晓;张超 刊期: 2017- 17
-
《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调查的方法,9家医院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7个肛肠科病种的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为研究对象,评价研究指南的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263位临床医生接受《指南》的适用性调查,其中89.35%对《指南》比较熟悉,36.12%使用过该《指南》.在辨证论治相关内容中,评价合理性较高的是诊断要点(96.96%)、治则治法(96.20%)、辨证分类(88.59%);合理性......
作者:赵学尧;刘孟宇;韩学杰;王丽颖;宇文亚;史楠楠;王跃溪;刘玉祁 刊期: 2017- 17
-
《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和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的方法,对《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质量水平和应用效果分别进行了适用性以及应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包括指南使用情况、质量水平、临床适用情况等,评价结果显示指南熟悉率85.37%,使用率48.78%,不同职称人员评价熟悉、使用程度不同,初级职称人员低(70.97%,29.03%);《指南》整体质量水平较好,其他治法与调摄预防合理性评分稍低(80.49%,8......
作者:王跃溪;刘孟宇;王丽颖;史楠楠;赵学尧;刘玉祁;王燕平;韩学杰 刊期: 2017- 17
-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为评价《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临床适用性和应用性,采用调查问卷和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在全国16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对11个病种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开展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结果显示,361位临床医生接受《指南》的适用性调查,其中87.26%比较熟悉,25.21%使用过该《指南》,辨证论治相关内容中,评价合理性较高的为组方用药(91.69%)、辨证分类(86......
作者:王丽颖;刘孟宇;宇文亚;赵学尧;王跃溪;韩学杰;王燕平 刊期: 2017- 17
动态资讯
- 1 鹅掌柴属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2 虎杖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 3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区域发展研究
- 4 新形势下中药新药创新的出路
- 5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制川乌与生半夏配伍药效研究
- 6 微型近红外仪用于众生丸粉末混合过程的在线监测研究
- 7 基于分子对接虚拟筛选MEK1中药抑制活性成分
- 8 斑蝥水提液中斑蝥素与斑蝥酸的稳定性研究
- 9 岗梅根中1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 10 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 11 美国《植物药新药研究指南》(续3)
- 12 野马追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 13 夜香牛全草的生物活性化学成分研究(Ⅱ)
- 14 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 15 夏枯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16 炮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 17 葛根总黄酮缓释片的多组分体外释放度研究
- 18 略论中药斗谱的合理设置
- 19 HPLC测定野菊花药材中8种黄酮和有机酸的含量
- 20 基于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