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8期文章
  •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

    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明确荷叶成分间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结果表明,荷叶中荷叶碱、去甲基荷叶碱、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7种单体成分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大于0.5×10-4cm·s-1,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system,BCS)肠渗透属性中,属高渗透性成分,而儿茶素、金丝桃苷为低渗透......

    作者:尹秀文;侯成波;陈江鹏;潘孟;李雪莲;王子禹;董玲 刊期: 2017- 08

  • 基于P-糖蛋白的肠吸收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验证

    对基于P-糖蛋白(P-gp)肠吸收单灌流模型进行验证.首先,通过酚红灌流,采用质量法进行水分校正,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灌流前后酚红水平进行检测,以验证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正常,且肠上皮的完整性保持良好;其次,采用FDA指定阳性药地高辛对模型进行验证,给予大鼠不同质量浓度维拉帕米后,对大鼠回肠段地高辛吸收参数进行观察对比.酚红在大鼠体内回肠段存在吸收,吸收参数有效渗透系数Peff为(1.09±0......

    作者:董月柳;刘洋;尹秀文;潘孟;李雪莲;王子禹;董玲 刊期: 2017- 08

  • 葛根芩连汤中小檗碱的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性研究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CMMBCS)的顶层研究之一是中药复方对单一成分的影响研究,除单成分自身溶解性和渗透性外,需结合复方中多成分环境下其溶解性和渗透性各自提升度来进行分类.该文主要是研究葛根芩连复方中小檗碱的CMMBCS分类属性的变化,即小檗碱在葛根芩连汤中的溶解性和渗透性,考察其在整个复方环境中的变化及分类.采用经典摇瓶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复方中的溶解度变化,并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实验......

    作者:刘洋;朱美玲;孙慧娟;王子禹;陈江鹏;董月柳;董玲 刊期: 2017- 08

  • 离体法及在体法对黄连水煎液中肠吸收多成分的初步研究

    药物药效的发挥与其在机体内始终处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这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密不可分,而吸收作为口服药物进入机体的首要环节格外受到重视.中药作为多成分与多靶点的药物,单一成分的性质与其在多成分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会有差别.该文以黄连提取物中的生物碱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黄连中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并通过离体翻转肠囊实验及肠道灌流并行采血实验初步锁定黄连水提液中可透过肠壁吸收并吸收入血的成分,......

    作者:刘洋;隗丽;李雪莲;潘孟;王子禹;董玲 刊期: 2017- 08

  • 封闭肠环法用于葛根多成分肠壁吸收代谢研究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在药物溶解性和渗透性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中药的多成分环境特点.该文采用封闭肠环法,同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葛根水提液多成分肠吸收代谢情况加以研究分析,为中药多成分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渗透性评价方法提供遴选依据.结果在葛根水提液中推测并鉴别出36个成分,其中17个成分可在血浆样品中检测到,表明其可以吸收入血,可初步作为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肠渗透性评价成分;另外有19个成分未在血......

    作者:马晓云;刘洋;杨瑞瑞;罗志强;鲁利娜;赵海誉;赵慧辉 刊期: 20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