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8年第12期文章
  • 基于12S序列的蛤蚧LAMP快速鉴定方法

    蛤蚧为我国名贵动物中药材,为建立蛤蚧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实现其与混伪品的高效特异鉴别,该研究通过MEGA6.0分析蛤蚧与其13种混伪品共65条12SrRNA序列,在线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扩增条件,考察反应灵敏度,对蛤蚧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验证.结果表明,基于12SrRNA序列的蛤蚧及其13种混伪品均可通过BLAST比对准确区分.蛤蚧12SrRNA序列较为保守,10批次30条序列在引物设计区......

    作者:苏燕燕;邬兰;丁丹丹;马婷玉;杨俐;向丽;薛建平 刊期: 2018- 12

  • 穿心莲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

    为了探讨穿心莲转录组中SSR位点信息及其所在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为开发穿心莲分子标记奠定基础,该研究以穿心莲转录组测序获得的43683条Unigene为对象,采用MicroSAtellite(MISA)软件分析其中的SSR位点信息,并利用Primer3.0软件对符合鉴定要求的SSR基元设计引物和进行初步验证,同时用Blast软件对含SSR的Unigene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在穿心莲转录组中共搜......

    作者:李俊仁;陈秀珍;汤小婷;何瑞;詹若挺 刊期: 2018- 12

  • “析霜”类药材的种类及其历史源流

    “析霜”是指某些药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可在其表面析出化学成分结晶的一种特殊现象.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对历史中所记载的五味子、牡丹皮、苍术、厚朴、柿霜和西瓜霜等6味药材的“析霜”现象进行了本草梳理.从历史源流来看,五味子的“霜”发现早,首载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柿霜在宋代被发现,于《本草图经》中记载为“白柿”,并在《本草纲目》中独立成为药材;西瓜霜始见于清代《疡医大全》;民国《增订伪药条辨》记......

    作者:于大庆;查良平;彭华胜 刊期: 2018- 12

  • 经方制剂研究

    该文对《伤寒论》中的制剂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明确经方制剂的工艺参数,为经方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文献依据与技术支撑.内容包括经方制剂的方药剂量,经方制剂的溶媒,经方制剂的辅料及经方制剂的工艺参数.经方制剂中方药的剂量不同于药典剂量,例如,其1两约为15.625g,1升约为200mL.经方溶媒包括2种:水和酒.其中水又分为“水”“东流水”“甘澜水”“浆水”“井华水”“潦水”“麻沸汤”“泉水”;酒分为“酒”......

    作者:杜茂波;刘淑芝 刊期: 2018- 12

  • 《伤寒论》“但见一证便是”内涵解读

    “但见一证便是”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临床指导思想,引起历代医家广泛争议,其核心在于对“一证”的理解产生分歧.究其原因,许多医家虽然是在临床基础上总结经验,但在解读条文时却忽视了临床环境这一先决条件.“但见一证便是”一方面强调了临床善抓主症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一证”作为诊断依据的证据充分性.一般而言,特异性较强的症状,证据强度较高,作为诊断依据时更为充分.但由于临床的复杂性,许多平时......

    作者:李楠;高飞 刊期: 2018- 12

  • 基于“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模式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思路探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名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精神神志及神经系统、妇科、男科、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然而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并能显著减少复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特征包括:邪在少阳证、精神神经症状、水饮上冲证以及热结胃肠证.“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是现代中医临床的重要思维模式.据此原则,该文认......

    作者:王朋倩;吴茵;张淼;霍海如;杜新亮;隋峰 刊期: 2018- 12

  • 从病例谈经方干预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策略

    目前我国有40万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病人.血液透析延长了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寿命,是目前常见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但是血液透析治疗仍存在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且有时候处理起来还比较棘手.在现代经方常常指经典有效的方剂,主要是来源于《伤寒杂病论》的方剂,经方多与宋元时代后出现的时方相对.方证相应是指证候与方剂一一对应,是随证用方,方证相应有很多优势,......

    作者:毕礼明;陈英兰;陈亚峰;朱冬云;陆曙;奉典旭 刊期: 2018- 12

  • 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桂枝汤出自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被后世医家称为“群方之魁”.现在临床上桂枝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诸多疾病.该文从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2个方面,阐述了桂枝汤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感冒、发热性疾病、各种汗证、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眼耳鼻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骨关节疾病等病种,且有确切疗效,并从作用机制层面阐述了桂枝汤治疗疾病的机制可能与体温及胃肠......

    作者:冯博;房玉涛;徐瑞山 刊期: 2018- 12

  • 经方麻黄类方在皮肤病中的运用

    经方现在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经方因其药少而精,配伍精良,结构严谨,效专力宏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在现代临床中,经方运用也极为广泛.麻黄类方是经方中的代表,在皮肤病中运用广泛,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麻黄汤、麻黄加术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皮肤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瘙痒等临床症状.桂枝麻黄各半汤由桂枝汤和麻黄汤各取其半组成,可以疏风散寒,......

    作者:范一平;熊兴江 刊期: 2018- 12

  • 《伤寒论》与急危重症——基于CCU重症病例及中西医结合诠释经典条文内涵、经方剂量与六经实质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针对《伤寒论》条文内涵不清,剂量存在争议,六经实质混乱及“中医是慢郎中,不能救急”的临床难题,在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中,提倡从急危重症及中西医结合角度诠释经典,深化条文内涵、澄清经方剂量,还原六经实质,提高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疗效.认为:①基于病机推演及文字考证解读条文内涵,虽能传承经典,但终因其在中医学概念术语中反复推导、循环论证及诊断预后不清晰而很难满足当前临......

    作者:熊兴江 刊期: 201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