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哈巴俄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
综合利用二维和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哈巴俄苷(harpagoside,HA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AR有规律的使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两者结合常数KA均大于1×105L·mol-1,结合位点数n接近于1.由HAR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G,△H和△S均小于0可知,......
作者:曹团武;黄文兵;时建伟;贺薇 刊期: 2018- 05
-
α-蒎烯衍生物的合成、抗肿瘤细胞活性筛选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研究
根据抗肿瘤药物中生物烷化剂的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1R,5S)-(6,6-二甲基二环[3,1,1]庚-2-烯-2-基)苯磺酸酯和(1R,5S)-(6,6-二甲基二环[3,1,1]庚-2-烯-2-基)对甲苯磺酸酯2种α-蒎烯衍生物,其结构经H1-NMR,HPLC和MS确证,其生物活性检测表明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后,运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这2种α-蒎烯衍生物与癌症增殖周期相关蛋白......
作者:杨梦蝶;许秋香;叶连宝;李明;冯钰;陈伟强 刊期: 2018- 05
-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历经千年的传承,中药的有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已毋庸置疑,但是其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特点给作用机制的研究带来困难,阻碍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的组成与活动规律,与中药的“整体观”和“动态观”不谋而合,为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带来了曙光.近年,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该文系统的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并......
作者:辛萍;匡海学;李晓亮;王宇;张本梅;布赫;王知斌;孟永海;王艳宏;王秋红 刊期: 2018- 05
-
茉莉酸信号通路中的转录因子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茉莉酸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源激素,能够诱导萜类、生物碱和黄酮类等多种药用活性成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茉莉酸信号通路中的转录因子能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激活或抑制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中多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有效地启动或关闭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从而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该文主要综述了茉莉酸信号通路......
作者:姚娜;荆礼;郑汉;陈敏;申业 刊期: 2018- 05
-
基于“肾主生殖”探赜细胞自噬机制与卵泡发育的微观联系
肾藏精,主生殖,生殖之精是肾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子代胚胎的原始物质.精子、卵细胞及受精卵都应当列入生殖之精的范围.卵子属先天生殖之精,卵泡能否发育成熟取决于卵母细胞质量之优劣和肾精是否充盛,而成熟卵子能否排出又有赖于肾气的激发和推动.自噬几乎发生于哺乳动物各种细胞,且存在于细胞的不同阶段.在卵巢中,自噬发生于卵泡的各发育阶段,参与了卵巢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自噬与中医学相联......
作者:白俊;吴克明;郜然然 刊期: 2018- 05
-
黄酮类化合物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天然产物,也是多种药用植物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生物学活性广泛及高效低毒等特点,对于多种类型的肿瘤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多的肿瘤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还在持续上升,黄酮类化合物能从多个方面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主要机制有:抑制有氧糖酵解、促进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侵袭迁移、导致DNA损伤、抑制芳香化酶、抑制微管生成等.此......
作者:庞白冰;楚元奎;杨华 刊期: 2018- 05
-
不同光照强度下红毛五加光合及生理特性研究
该文旨在研究红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对不同遮阴强度的响应机制,以指导红毛五加的人工驯化栽培.以茂县栽培种群为研究对象,设立不同遮阴程度的处理组,分析各组的光合、生理、亚显微结构等差异来探究红毛五加对不同光强的响应机制.光照成为限制其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照(CK)组上午和下午时段Pn的降低分别由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中度遮阴(A1)组和重度遮阴(A2)......
作者:陈玉锋;黄旭峰;古锐;钟世红;魏晓东 刊期: 2018- 05
-
吸食对蚂蟥不同组织抗凝血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为了研究吸食对蚂蟥不同组织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取成年蚂蟥吸食后第1,3,5,7,11天的唾液腺、嗉囊、肠和肌肉称重,同时采用凝血酶直接滴定法测定各组织抗凝血酶活性.结果表明,蚂蟥唾液腺在吸食后不同阶段的抗凝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吸食后11d内,肌肉组织抗凝血酶活性随着停食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高峰出现在吸食后第5天(P<0.05);唾液腺、嗉囊、肠在吸食后第1天抗凝血酶......
作者:吴曼郡;郭巧生;史红专;刘飞;施国伟;吴斌 刊期: 2018- 05
-
基于甘草中2种成分同时测定的附子理中丸溶出行为研究
通过同时测定甘草苷、甘草酸2种成分的溶出度,对附子理中丸的溶出行为进行初步研究,为附子理中丸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体内溶出行为研究奠定基础.建立附子理中丸中甘草苷、甘草酸的HPLC同时检测方法;测定5个厂家15个批次附子理中丸在不同时间点的2种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并求算出累积溶出度、绘制累积溶出度曲线图;采用五相似因子法,基于相同厂家评价不同批次所得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基于相同有效成分评价不同厂家溶......
作者:江茂源;张臻;石金凤;章津铭;傅超美;林夏;刘玉梅 刊期: 2018- 05
-
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北京共识
随着中成药品规数和临床使用的增长,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问题日趋严峻.由于中成药本身的复杂性和临床应用的不确定性影响,中成药处方点评长期缺乏行业技术规范,导致其临床合理使用缺乏科学的风险管控措施.遵循中医药基本理论及独特的临床治疗学特点,结合中成药临床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形成北京市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专家共识,包括中成药处方点评基本方法、技术以及主要点评要点,以期为规范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作者:金锐;赵奎君;郭桂明;张冰;王宇光;薛春苗;杨毅恒;王丽霞;李国辉;唐进法;聂黎行;张相林;赵婷婷;张毅;严灿;袁锁中;孙路路;冯兴中;鄢丹;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药理与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合理用药评价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胃液及胃蛋白酶的影响
- 2 生姜中有效部位及相关活性成分的止呕作用研究
- 3 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4 基于指纹相似度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预测
- 5 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思考
- 6 白及多糖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
- 7 冬虫夏草人工培殖过程中寄主昆虫粉拟青霉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8 黄芪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 9 宝藿苷Ⅰ的制备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0 HPLC-DAD-ELSD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用于黄芪质量评价
- 11 桂枝茯苓胶囊及其活性成分组合物抗炎作用与机制研究
- 12 醋酸乙酯提取雷公藤浸膏后的溶剂回收工艺研究
-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痤疮乳剂的提取工艺
- 14 丹皮酚对Aβ1-42致神经元细胞毒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5 桂附地黄丸中痕量毒性成分乌头碱的限量检测
- 16 独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 17 酒黄连中小檗碱HPLC含量测定
- 18 独活、羌活的本草源流考
- 19 基于数据融合和多指标定量对滇龙胆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
- 20 不同生态气候区泽泻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