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毛冬青HPLC-UV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
为了建立毛冬青的高效液相(HPLC-UV)指纹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该文采用PhenomenexLun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nm,根据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毛冬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16批毛冬青HPLC-UV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9个,通过对照品......
作者:朱明娟;邝国俊;高巍;易欢;赵钟祥;周园;韦品清;廖琼峰;张蕾 刊期: 2018- 06
-
基于UPLC-Q-TOF-MSE技术的巴戟天低聚糖成分的快速鉴别研究
建立了巴戟天低聚糖成分快速鉴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E,对巴戟天低聚糖成分进行在线快速分析鉴定.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UNIFI数据库检索并人工复核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离子、中性丢失、以及色谱保留行为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信息对其进行验证;对于未知成分,根据其精确......
作者:郝庆秀;康利平;朱寿东;余意;胡明华;马方励;周洁;郭兰萍 刊期: 2018- 06
-
丹参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丹参为常用大宗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抗血栓、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丹参药材的品质决定其疗效,当前随着丹参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市售丹参以栽培品为主,且栽培区域分布较广,其中山东、四川、安徽、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种植面积均较大.然而受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等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的影响,各地丹参品质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该文在系统分析丹参药材品质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
作者:方文韬;邓爱平;任振丽;南铁贵;康利平;郭兰萍;黄璐琦;詹志来 刊期: 2018- 06
-
中药复方性味与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研究方剂性味配伍,有利于明确方剂的配伍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进行中药成分、剂量、配伍关系等的研究,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是传统中医药......
作者:吕春艳;吕邵娃;李国玉;匡海学 刊期: 2018- 06
-
药物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药物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与药学交叉结合产生的一门新的科学分支,近年来在药物治疗个体化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过程可大致概括为给药前代谢组学分析、给药后药学分析和统计建模分析3部分.首先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个体给药前生物样本的代谢表型进行分析,全面综合的评估个体差异.随后采用相应药学研究手段对个体给药后的药物反应表型进行分析.后基于统计建模分析对给药前个体的代谢表型和药物反应表型进行比较来进行药......
作者:张志新;高晓燕 刊期: 2018- 06
-
息风止痉类动物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主要为受体调节剂、神经递质抑制剂等,其副作用较大,临床用于治疗的药物较为缺乏.研究表明中药动物药主要含蛋白、多肽及小分子化合物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抗惊厥、改善脑组织等药理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动物药具有活性强、疗效佳的特性,在研究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此,该......
作者:余志杰;李劲松;彭伟;王平;熊亮;刘玉杰;徐颖;孙涛 刊期: 2018- 06
-
药用濒危植物桃儿七种群生存状况及种实特性分析
该研究采用野外典型样地调查法结合实验室测定,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生境桃儿七种群生存状况和种实特性,以期为促进野生桃儿七种群数量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桃儿七在大面积林间空地(种群A)和灌丛(种群C)下种群数量较多,且多为幼龄级个体;而小林隙下(种群B)种群数量较少,且多为老龄级个体,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表明桃儿七种群总体呈衰退趋势;种群在小尺度为集群分布而大尺度为随机分布;种群A和C在果实大小、种子......
作者:郭其强;高超;李慧娥;叶彦辉;韩艳英 刊期: 2018- 06
-
桔梗辣椒间作对桔梗根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为探讨间作对桔梗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连种3年桔梗的地块进行桔梗辣椒间作试验.试验采取桔梗单作、桔梗与辣椒间作行比为3∶2,4∶2,5∶2.结果表明,间作桔梗的主根直径和主根长均大于单作桔梗,表明间作辣椒有利于桔梗根系生长.与单作相比,间作降低了桔梗侧根数,改变了侧根在主根上的分布位置,提高了桔梗的外观品质.桔梗辣椒行比3∶2间作模式的边行和中行的根系鲜重、侧根鲜重低于单作桔梗,差异显著,......
作者:张文静;王鹏;陈香香;冯惠;祝丽香 刊期: 2018- 06
-
鹿茸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研究药典规定的鹿茸2种炮制品“鹿茸粉”和“鹿茸片”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类成分为评价指标,对参照药典方法炮制而成的鹿茸粉与鹿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劈成碎块,研成细粉”的鹿茸粉相比,4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粗蛋白、氨基酸、生物胺、核苷类成分依次减少5.01%,4.35%,5.90%,27.62%;5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多糖,核苷类成分......
作者:王燕华;孙印石;张磊;刘畅;宫瑞泽 刊期: 2018- 06
-
UPLC-ELSD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骨刺片的质量控制
建立了骨刺片U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UPLCBEHC18柱(2.1mm×100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mL·min-1,进样体积3μL,ELSD气体压力0.28MPa,漂移管温度60℃,增益400.采用该方法测定6个厂家生产的39批骨刺片,并采用ChemPattern软件进行分析.以75%以......
作者:王亚丹;戴忠;孙彩林;吴先富;马双成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野马追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 2 代谢组学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3 喙荚云实酚性成分研究
- 4 黄芪甲苷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纤维化小鼠Toll样受体通路的作用研究
-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注释初探
- 6 细毡毛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 7 一测多评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的含量
- 8 不同酯化度果胶对苦豆子总碱水凝胶骨架片体外释放的影响
- 9 三花龙胆地上、地下器官主要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 10 杯鞘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 11 应完善中药(复方)新药药效学的实验动物模型
- 12 HPLC测定射干中6种异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 13 苦石莲中卡山烷类二萜的化学成分研究
- 14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新进展
- 15 氧化苦参碱抑制HepG_2细胞增殖的研究
- 16 槐耳清膏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7 淫羊藿药典品种显微鉴别研究
- 18 糖胃安对四氧嘧啶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5-羟色胺2A受体的影响
- 19 红花注射液制备过程关键环节中间体生物活性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变化规律
- 20 何首乌水提物对大鼠肝脏CYP1A2,CYP2E1酶活性及mRNA表达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