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15期文章
  • 大黄属药用植物抗HIV-1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大黄属药用植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与抗HIV-1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IV-1逆转录酶相关的核糖核酸酶H活性测定检测了大黄属16种22个样品的抗HIV-1活性;同时测定了22个样品的UPLC特征图谱;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谱效相关性;并采用UPLC-TOF-MS/MS'指认样品主要成分峰.结果:藏边大黄、苞叶大黄和河套大黄提取物有较好的抗HIV-1活性.谱效相关......

    作者:马培;张鑫瑶;许利嘉;王哲;肖培根 刊期: 2013- 15

  • HIV/AIDS免疫异常激活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我国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异常激活水平及其与CD4+T细胞计数、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探讨免疫异常激活在HIV/AI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测287例不同病情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免疫异常激活标志物及血浆病毒载量,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AIDS患者免疫异常激活水平显著不同,随着疾病进展,免疫异常激活水平显著升高.......

    作者:王阶;吴欣芳;李勇;曾毅 刊期: 2013- 15

  • 李发枝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配伍精要

    目的:分析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提供相应的用药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河南尉氏县在2007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接受李发枝教授治疗过的艾滋病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患者,将全部病例录入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算法和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进行中药配伍规律研究.结果:运用多维......

    作者:王丹妮;李真;徐立然;郭会军 刊期: 2013- 15

  • 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症、证分布规律的研究

    运用中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方法,在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地区,选择不同感染途径(性传播878例,静脉吸毒527例,有偿供血652例)的HIV/AID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对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症、证分布规律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随访,初步总结出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的病性、病位和病机等特点.3种传播途径主要病性中虚证以气虚、阴虚和阳虚为主;实证中,血液传播以痰湿为主,性传播以气滞为主,静脉吸毒以......

    作者:王健;刘颖;邹雯;李洪娟;何丽云;董继鹏;岑玉文;邓鑫;王莉 刊期: 2013- 15

  • 中国恒河猴SIVmac239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SIVmac239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载量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中国恒河猴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病毒学相关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采用SlVmac239病毒株静脉接种健康中国恒河猴复制中国恒河猴艾滋病动物模型,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SIV)感染后动物模型亚急性期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病毒载量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动物......

    作者:陈静;李茂清;符林春;张清仲;陈剑涛;胡董仁;周红艳 刊期: 2013- 15

  • 培元通滞法在艾滋病中的应用

    根据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易出现免疫系统缺陷和机会性感染,病机概括为虚气(元气亏虚)留滞(气滞痰阻血瘀毒聚),提出培元通滞的治疗原则.从气血阴阳脏腑亏损之别,气滞血瘀痰阻毒聚之异,分别阐述了培元以补气为先、固本以脾肾为要,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通络、解毒疗损的临床应用思路和方法.强调治疗本病,培元不忘理气活血、化痰解毒;解毒通滞不忘培补气血、调理阴阳,辨证用药.......

    作者:黄世敬;张晓南 刊期: 2013- 15

  • 经典名方与艾滋病治疗

    经典名方是指临床疗效卓著,历史悠久,并经临床不断重复验证的方剂.该文回顾了经典名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运用,认为经典名方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前景广阔,具有改善HIV/AIDS相关症状,缓解HAART毒副反应等作用.临床运用经典名方的关键在于对其客观指征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艾滋病方证、药证规律的深刻认识.......

    作者:熊兴江;杨晓忱;刘巍;冯博;段练 刊期: 2013- 15

  •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近年,中医治疗在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该文从疫毒是艾滋病主要致病因素以及“疫毒侵袭,正气虚损”是艾滋病的病机关键人手,对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治未病”理论和“扶正祛邪”在艾滋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震;李勇 刊期: 2013- 15

  •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及对策

    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其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日益激化,主要体现在疾病歧视与道德恐慌、个人权利与公众健康、隐私保密与知情权力及社会责任与行为引导4个方面.化解这些伦理冲突,保障艾滋病患者应有的权利,必须坚持仁爱与宽容、有利和公正、自主和协调的原则,从而推进艾滋病的防治,维护社会伦理正义,重建平等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

    作者:王阶;滕菲 刊期: 2013- 15

  • 透邪在艾滋病发热中的运用

    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容易并发一些机会性感染而导致死亡.西医治疗艾滋病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然而,所用药物不能将病毒完全清除,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仍持续存在,长期应用产生的药物耐药性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使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受阻.艾滋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发热是艾滋病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学治疗发热类疾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笔者认为“艾毒”之邪为本病发病之源,透邪之法可贯穿艾滋病发热始终......

    作者:刘巍;王阶 刊期: 20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