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维药苜蓿子的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对不同产地的10批苜蓿子的性状以及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苜蓿子中胡芦巴碱及盐酸水苏碱进行了薄层色谱(TLC)鉴别;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其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检测;并建立苜蓿子中胡芦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根据结果暂定药材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超过5%,10%,6%,2%;胡芦巴碱质量分数不低于0.7956mg·g-1.实验方法准确......
作者:丁文欢;徐海燕;王东东;李洁;田树革 刊期: 2013- 21
-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医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组分结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丰富发展.该文在归纳总结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组分结构提出的背景以及在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创新中药制剂中的作用和进展.组分结构研究推动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变革,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封亮;张明华;顾俊菲;吴婵;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胆木注射液多维结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胆木为黎族民间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以胆木药材开发的中药制剂胆木注射液已经进入临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对胆木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解析,但是其与疾病防治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未得到明确,而且胆木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依然局限于单一指标成分,并且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很好地保证它们的内在质量.该文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构建能够反映胆......
作者:殷蓉;朱粉霞;李秀峰;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
中药产品“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Ⅱ)
适宜的中药制剂产品的剂型,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了毒副作用,方便临床用药,也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制剂产品由原药材到成品,需经过多个环节,终形成具有适宜的剂型特征的制剂产品.作者阐述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中的另外2个核心技术:①剂型特征的质量控制特性,临床用药都以一定剂型形式,剂型是临床防治疾病功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剂型特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②过程多层次动态质量控制......
作者:顾俊菲;张明华;封亮;吴婵;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
中药产品“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Ⅰ)
安全性是中药(制剂)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保证.目前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中药的质量控制多是针对中药效应指标性成分.中药制剂从原料药到产品需要经过许多环节,每一步都会对制剂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笔者综合并分析了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引发安全性的一些因素,阐述“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在中药质量安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中药(制剂)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控制与安全性......
作者:顾俊菲;封亮;张明华;吴婵;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
中药“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策略和实践
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中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其防治疾病是多种组分/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针对中药的质量控制,多以单一的指标衡量,无法体现中药整体性特点.中药组分/成分经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病治病的功效,因此,只有从中药内部微观结构出发,阐明其内在成分/组分(即组分间与组分内)特定的组成结构关系,确定中药防病治病,发挥优效并安全稳定的优组成结构比,才能脱离传统的量......
作者:张明华;顾俊菲;封亮;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
基于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的消癌平注射液多维结构质量控制的研究思路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国际化发展道路上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药成分的复杂性特点,使得中药制剂生产及其质量控制成为一大难点,如何实现制备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制剂是当前中药制剂领域所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作者认为,结合中药制剂制备工艺特点,采取生产过程多维、动态的质量控制模式可能成为解决中药制剂质量可控的方法之一.因此,作者提出基于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的多维结构质量控制的研究思路,该文主要是针对......
作者:朱春霞;刘丹;黄萍;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丹参滴注液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研究
中药制剂产品成分复杂、制剂工艺过程环节众多,实行符合中药制剂产品特征的质量控制是中药制剂产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切实保证.丹参滴注液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制剂,但其质量控制局限于成品的单一指标,无法保证丹参滴注液的内在质量.本课题组曾基于“组分结构理论”提出“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的技术体系,从与功效相关物质基础、安全性相关物质基础、滴注液剂型特征以及制剂工艺过程动态多环节、多层次地对丹参滴注液的......
作者:封亮;张明华;顾俊菲;王桂有;赵自育;贾晓斌 刊期: 2013- 21
动态资讯
- 1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丹参酚酸A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
- 3 AFLP标记对灯盏花遗传多样性及选育品系群体一致性的分析
- 4 山豆根中黄酮化学成分研究
- 5 叶类药材微观构造研究
- 6 白术内酯I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 7 颠茄草的生药学研究
- 8 当归多糖对小鼠衰老造血干细胞端粒、端粒酶及P53的影响
- 9 自微乳载药系统(SMEDDS)用于丹参酮的增溶及吸收研究
- 10 重楼同属植物长柱重楼与药用重楼的药效学对比研究
- 11 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分析
- 12 密度评价自然铜生品质量的研究
- 13 粉防己碱逆转人乳腺癌MCF-7多药耐药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 14 白术炮制工艺及炮制原理的研究
- 15 基于UPLC-Q-TOF-MS的五味子保肝作用代谢组学研究
- 16 白芷酒炖前后4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相互转化机制研究
- 17 蟾毒灵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蛋白组学研究
- 18 百蕊草的吸器诱导及发育信号物质的分离鉴定
- 19 基于HIS真实世界的参附注射液临床实效研究
- 20 地黄块根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