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胁痛治疗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胁痛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胁痛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构建中医药治疗胁痛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胁痛的192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
作者:赵艳青;滕晶 刊期: 2015- 06
-
中药资源信息空间数据库构建
中药资源信息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中药资源信息只有赋予了空间属性,才具有空间分析功能,才能进行中药资源的深层次分析挖掘,才能进行中药资源区域产业布局.该文以甘草为例,阐述了中药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原则、结构,以及如何构建中药资源信息空间数据库,文章后阐述了如何基于中药资源空间数据库建立空间分析模型.......
作者:赵玉洋;孙成忠;杨泽东 刊期: 2015- 06
-
天麻素和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联合应用的药动学研究
建立同时测定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天麻苷元、葛根素和内标对羟基苯乙醇(Tyr)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HPLC方法,并应用该法研究单独或合并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天麻素、葛根素后,三者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相互影响.以Tyr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用N2吹干,残渣用乙腈-0.05%磷酸(20:80)复溶后,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gilentZORBAXSB......
作者:姜丽;余兰彬;徐国良;张启云;严小军;王玉蓉 刊期: 2015- 06
-
中药胃肠安丸给药后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药代动力学研究
采用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定量分析,以地西泮为内标物在正离子模式条件下建立血样中木香烃内酯(Co)及去氢木香内酯(De)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探讨胃肠安丸口服给药后倍半萜内酯类成分Co及De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进一步揭示胃肠安丸抗腹泻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血浆样品中Co在0.7000~769.7μg·L-1,De在2.510~956.0μg·L-1线性关系良好;且精密度、稳定......
作者:张静泽;王磊;金兆祥;曲卓;陈钰玲;高文远 刊期: 2015- 06
-
扶正化瘀方对正常及肝纤维化大鼠体内CYP450酶的影响
使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扶正化瘀方(FZHY)对正常和肝纤维化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450)5种同工酶的影响.正常和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以FZHY浸膏粉连续灌胃2周后,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由CYP4505种同工酶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lA2)、甲苯磺丁脲(CYP2C9)、奥美拉唑(CYP2C19)、氢......
作者:郑天慧;刘伟;李淑萍;杨涛;王长虹;刘成海 刊期: 2015- 06
-
基于专利合作网络的我国中药合作创新研究
全球竞争的新形势下,合作创新已成为创新主体规避创新风险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之一.为探索我国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合作创新模式及其演化路径,该研究采用科学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985-2013年中药专利合作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①虽然近年来我国以国内研发力量为主导的中药合作专利在数量上保持快速增长,但总体而言,我国中药合作创新程度并不高,合作规模也较小;②“个人+个人”曾是国内中药合......
作者:李蓓;陈向东 刊期: 2015- 06
-
基于同源基因功能分化的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变异机制研究
在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领域,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变异机制研究始终是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大量药用植物基因序列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序列的遗传信息与其所执行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从分子生药学角度探索药材活性成分变异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条件.该文详细介绍了同源基因、基因重复的概念和分类,并重点展望了重复基因功能分化在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变异分子机制研究中的作用,旨在为药材质......
作者:袁媛;于军;黄璐琦;王绪敏 刊期: 2015- 06
-
过程控制技术对桂枝茯苓胶囊质量的影响
通过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前后内控指标波动情况,评价过程质量控制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在质量的影响.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前(2009-2011年)96批样品及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后(2012-2014年)96批样品中主要质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桂枝茯苓胶囊内控质量标准,对192批药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批次内控指标均符合规定,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后内控指标与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前质量均一性存在较为显......
作者:李家春;王金玲;伍静玲;黄文哲;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5- 06
-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分离桂枝茯苓胶囊中PGG的应用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五-0-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是桂枝茯苓胶囊中的一个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与药理学活性,但其传统的分离纯化工艺较复杂,效率低,溶剂用量大,污染环境,而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nique,MI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识别技术,其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对目标分子的分离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能克服......
作者:宋亚玲;王雪晶;倪付勇;顾睿;赵祎武;黄文哲;王振中;徐筱杰;萧伟 刊期: 2015- 06
-
桂枝茯苓胶囊及其活性成分组合物抗炎作用与机制研究
该研究旨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模型上,对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15个成分组成)进行体外抗炎活性量效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采用MTT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IL-1β,TNF-α和PGE2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及......
作者:张珍珍;张新庄;李娜;曹亮;丁岗;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 2 蜗牛酶转化淫羊藿苷制备淫羊藿苷元的研究
- 3 微波消解ICP-MS法对冬虫夏草不同部位5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研究
- 4 黄连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研究
- 5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用于鉴别中药川芎产地
- 6 基于硫酸-蒽酮法对不同产地藏药线叶龙胆多糖的含量测定
- 7 2011年NSFC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
- 8 麝香糖蛋白成分对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 9 基于注册登记研究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用药特征探析
- 10 基于HPLC-MS/MS研究麻杏石甘汤在正常及RSV肺炎感染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 11 基于PepT1-PPARα靶标组合的中药协同机制解析
- 12 黄连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及7种生物碱含量测定
- 13 药材产地加工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认识
- 14 建立中药注射剂医院集中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 15 牵牛子酒提取物对Lewis肺癌的抗肿瘤和抗转移机制研究
- 16 豨莶草的质量标准研究
- 17 回心草化学成分研究
- 18 4种中药调节细胞色素P450 3A4转录表达的研究
- 19 金银花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 20 新疆红芪水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