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信宜润楠中的苷类成分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闪式柱色谱和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信宜润楠95%乙醇提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0个苷类化合物;借助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淫羊藿次苷B1(1),boscialin-3-O-β-D-glucopyranoside(2),pisumionoside(3),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4),5'......

    作者:程伟;许文东;朱承根;杨永春;石建功 刊期: 2015- 06

  • 海洋Penicillium sp.FJ-1中一个抗真菌活性的新橙酮苷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物中存在很多新的活性化合物.通过对红树植物海榄雌中一株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FJ-1的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了一个新橙酮苷(Z)-7,4'-dimethoxy-6-hydroxy-aurone-4-O-β-glucopyranoside(1).通过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化合物1具有显著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强度优于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相当,并且能够......

    作者:宋艳霞;马强;李捷 刊期: 2015- 06

  • 滨藜叶分药花化学成分研究

    对唇形科分药花属植物滨藜叶分药花PerovskiaatriplicifoliaBenth.的干燥全草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该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蓟黄素(cirsimaritin,1),鼠尾草素(salvigenin,2),丁香醛(syringaldehyde,3),咖啡酸乙烯酯(vinylcaffeate......

    作者:周俊;黄超冠;余一江;李中秋;王韦;黄相中;刘文星;袁燕;江志勇 刊期: 2015- 06

  • 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的元胡止痛方研究进展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中药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整合药理学的提出,为解决中药研究“碎片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近年来,该课题组采用整合药理学策略,对元胡止痛方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和“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

    作者:马艳;张迎春;陶野;陈晓萌;王鹏;许海玉;杨洪军 刊期: 2015- 06

  • 补肾壮骨中药抗骨质疏松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调节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促进MSCs成骨并抑制其成脂,调节OPG/RANK/RANKL系统和钙磷代谢及抗氧化等作用.该文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角度对补肾中药抗骨质疏松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为揭示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深入研究开发补肾壮骨类中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烨;童杰;周衍晶;徐晓玉 刊期: 2015- 06

  • 绿原酸及其肠道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绿原酸仅有约1/3直接吸收入体内,其生物活性更多地是依靠其肠道代谢产物发挥效应得以实现.因此,研究绿原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有必要结合其肠道代谢产物的相关活性.该文结合近年来关于绿原酸的肠道代谢研究结果,综述了绿原酸及肠道代谢产物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作用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提供依据.......

    作者:邢丽娜;周明眉;李云;石晓雯;贾伟 刊期: 2015- 06

  • 亲和色谱应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筛选的研究进展

    亲和色谱法(affinity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利用固定相的结合特性来分离分子的色谱方法.利用化合物和固定相表面之间的某种特异性亲和力,将目标化合物从大量无亲和活性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该方法可同时进行色谱分离和活性筛选,作为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活性药物的筛选.该文主要针对亲和色谱的发展历史、筛选技术类型及其在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就其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以......

    作者:冯颖淑;童珊珊;徐希明;余江南 刊期: 2015- 06

  • 源于“整体观”思想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建立符合中药作用特点并能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艰巨任务.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组成成分的多样性、作用靶点的复杂性、以及成分间相互作用的难以预测性,使得检测单一活性成分的西药质控方法在中药中行不通.整体观思想是破解目前中药质控碎片化,突破“找成分、测含量、订下限”模式的重要指导,突破单纯的“唯成分论”,构建符合中药采、制、性、效、用特点的综合量......

    作者:姜华;高原;杨景明;孟祥才 刊期: 2015- 06

  • 基于ITS2条形码的桔梗药材遗传多样性研究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探讨不同产地桔梗的遗传多样性.方法:提取桔梗药材DNA,PCR扩增基于进化速率较快的DNA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并测序,采用Clustal比对分析不同产地桔梗ITS2序列,应用MEGA5.05软件计算种内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以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党参的ITS2序列为外展值,运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method)构......

    作者:吴波;李永波;饶建波;曾金祥;朱继孝;方香香;刘福青;李洪泽;韩风雨 刊期: 2015- 06

  • 滇重楼根际微生物分布与甾体皂苷含量的相关性

    观察了滇重楼栽培中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3类促生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滇重楼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滇重楼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丰富,不同产地滇重楼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解钾细菌、解无机磷细菌和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规律是: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真菌与解钾细菌数量呈逐年增加,细菌、放线......

    作者:周浓;戚文华;肖国生;丁博;张华;郭冬琴;沈伟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