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9期文章
  • 匍匐大戟醇提物抗肿瘤及抑制血管新生作用

    选取未曾研究过的云南新平产匍匐大戟,系统研究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机制.制备匍匐大戟醇提物,取其浸膏配制成合适浓度为受试药,采用经典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大耐受量(MTD).同时取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给药后通过MTT法检测其IC50.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rataorticendothelialcells,RAECs),通过体外iCELLigence实时细胞分析实验、细胞迁移实验、细胞小......

    作者:汪婷;司小琴;周国丽;代蓉;周改;曹东;杨淬 刊期: 2017- 09

  •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荆芥不同药用部位抗肺肿瘤药效关系研究

    为了进一步明确荆芥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展荆芥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肺肿瘤药效学研究,HPLC色谱法建立不同药用部位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灰色关联度软件对其将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的相关信息进行谱效关系分析,HPLC-Q-TOF-MS的技术手段对其关联程度较大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体外药效结果显示,不同的入药部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坏死能力叶>花>根>茎......

    作者:樊佳新;包永睿;孟宪生;王帅;李天娇 刊期: 2017- 09

  • 常山中常山碱和异常山碱的同步测定研究

    建立常山中常山碱和异常山碱HPLC同步测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测多评模式用于这2种生物碱测定的可行性.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乙腈-水-冰醋酸-三乙胺(9∶91∶0.36∶0.7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常山碱和异常山碱分别在10.7~426ng,10.6~424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3%,100.......

    作者:张继远;刘梓晗;刘晓谦;冯伟红;杨立新;王智民;李春 刊期: 2017- 09

  • 广藿香内生真菌Cerrena sp.中倍半萜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为了研究广藿香内生真菌Cerrenasp.A59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采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LH-20凝胶柱、HPLC等色谱方法从菌株A593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chloriolinB(1),chloriolinC(2),pleurocybelloneA(3),dihydrohypnophilin(4),cucuminF(5),an......

    作者:谢佳倩;陈玉婵;孙章华;刘洪新;李赛妮;李浩华;高晓霞;章卫民 刊期: 2017- 09

  • UPLC-PDA同时测定柴胡中8种多炔类化合物的含量

    建立柴胡中多炔类化合物定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BEHC18柱(2.1mm×100mm,1.7μm),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1,检测波长315nm,柱温40℃.采用传统提取分离方法,制备得8种多炔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7和8为新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8种多炔类化合物线性良好(r>0.999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9%;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3.21......

    作者:张峰;方媛;周玉枝;田俊生;秦雪梅;高晓霞 刊期: 2017- 09

  • 念珠根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念珠根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发现并鉴定了19个黄酮单体,分别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汉黄芩素(3),千层纸素A(4),6-甲氧基柚皮素(5),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6),5,7,8-三甲氧基黄酮(7),3,5,6,7-四甲氧基黄酮(8),7......

    作者:韩庆通;肖凯;蔡云;戴胜军 刊期: 2017- 09

  • 我国使用进口传统药物(药材)的历史(春秋至明清)和品种概况

    该文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传统医药学的兴起和药物(药材)品种的交流、贸易进行有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旨在初步探讨我国各主要时期(春秋至明清)使用传统进口(药材)的品种和国间交流、贸易概况,以及2000多年来进口药材的总数(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找出进口药材的特点;筛选出可供开发“丝绸之路”和尽快能制订质量标准的品种.得到了如下结果:①秦汉时期为发展初期;宋金元时期是发展鼎盛期;明清时期是发展衰退期;②......

    作者:贾敏如;王甜甜;卢晓琳;马逾英 刊期: 2017- 09

  • 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脐部给药制剂相关文献,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用于脐部给药的制剂作为主要参考,对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剂型、品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中药脐部给药制剂作为中医药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生产工艺粗糙、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科学的药理临床证据、生物药剂学研究......

    作者:张恺;张永太;冯年平 刊期: 2017- 09

  •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Ⅱ)丰产紫苏新品种SNP辅助鉴定及育种研究

    紫苏是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60种药食两用型植物之一,用途广泛.目前随着紫苏产业的发展,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推广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该研究报道通过系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的方法进行紫苏新品种选育.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根据已有的基因集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注释,并与紫苏常见变异数据库比对分析,后筛选出30个非同义突变SNPs标记作为中研肥苏1号特征性SNP标记,用于紫苏新品种的材料鉴选.Z终选......

    作者:沈奇;张栋;孙伟;张玉军;商志伟;陈士林 刊期: 2017- 09

  • 三黄片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MS快速鉴定分析

    建立复方三黄片中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定性分析方法,选用WatersACQUITYBEH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2.1mm×100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1,进样量1μL,柱温为30℃;电喷雾离子源(Waters-XevoG2Q-TOF),干燥气温度......

    作者:刘梦娇;王云;李玲云;李晓庆;戴业佳;张雪;麻印莲;张村;李文兰 刊期: 201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