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2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9期文章
  • 历代本草中安徽地产药材的品种与分布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山水相间,中药资源种类位居华东第一.安徽中药资源利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名医别录》至当代延绵不绝,其中宋代达80余味.这些种类在不同地理单元的分布也呈现一定差异,江淮丘陵达64种,皖南山区25种,大别山区16种,淮北平原14种,其中江淮丘陵与皖南山区历史悠久,在宋代已达到高峰.对历代本草中安徽地产药材历史进行梳理,绝大多数品种古今一致,安徽大宗药材丰富具......

    作者:谢晋;查良平;彭华胜;王德群;彭代银 刊期: 2017- 09

  • 干姜、生姜、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

    姜为常用药食两用中药,药用姜主要分为干姜、生姜与炮姜.该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对干姜、生姜和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历史上干姜、生姜与炮姜在产地、加工方法等方面随着朝代的变迁而逐渐出现分化.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汉末《名医别录》首次将生姜与干姜分别收录.干姜与生姜在产地上有所区分;汉末至明朝《本草纲目》出版之前,干姜为生姜经过水淹、去皮、晒干等环节加工而成;明朝《本草纲目......

    作者:方文韬;詹志来;彭华胜;黄璐琦 刊期: 2017- 09

  • 道地药材“皖药”的形成及其界定

    一方水土出一方药.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北狭长,长江淮河横贯其中,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道地药材荟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文梳理了安徽省的历史地理沿革、“皖”作为安徽简称的历史依据、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兴衰浮沉.该文认为安徽虽然建省的历史始于清朝,但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始终一脉相承,品种清晰可考,产区稳定.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时有变迁,但是其核心品种及其要......

    作者:彭华胜;王德群;彭代银 刊期: 2017- 09

  • 中国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论徽沪杭苏4个本草学家分布中心产生的原因

    依据《中国本草要籍考》一书中我国历代本草学家的生活年代、数量和籍贯3个方面的描述,对历代本草学家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探讨了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规律及4个分布中心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时间上,不同时期的本草学家数量差别较大,在明清时期的出现数量多;空间上,历代本草学家的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特征,形成以徽州、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为中心的分布区域.此外,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自......

    作者:段海燕;张小波;彭代银;彭华胜;黄璐琦 刊期: 2017- 09

  • 药用牡丹基原的考证和调查

    牡丹是著名观赏花卉,有“花王”之称,主要为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的各种栽培品种.牡丹皮是著名的常用中药,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目前,药用丹皮以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为道地,习称“凤丹皮”,其种质为凤丹P.ostii.但是历版药典均规定药材牡丹皮来源于牡丹P.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该文通过对观赏牡丹与药用牡丹的来源进行考证,表明观赏牡丹在历史上相继形成了西安、洛阳、......

    作者:彭华胜;王德群;彭代银;黄璐琦 刊期: 2017- 09